探寻宣南遗迹古老会馆戏楼身世成迷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m.39.net/news/a_6278647.html

北京做为明清两个朝代的帝都,当然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于是就有了数百座“北漂一族”的落脚点------会馆。

会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进京赶考的学子暂住的叫试馆,所以这类会馆的建筑格局以满足临时居住为基本要求,房屋开间一般尽量的多;另一类为进京经商做买卖的商人聚集议事的叫工商会馆,这类会馆一般不是为了仅仅的供人居居住,而是要能满足众多商人聚集起来开会议事需要,于是房屋开间不是很多,但一定要有较大的室内空间适合人们聚集才行。

这类工商会馆往往都是同一省籍或郡县的商人醵资所建,为了显示财力雄厚,当然也有联络乡情,聚饮娱乐的现实精神生活需要,于是有不少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省籍或郡县就还在会馆内增扩建戏楼、祠堂(庙)等建筑,从而扩展延伸了会馆的功能。

现存的会馆戏楼至少有五座

湖广会馆戏楼,安徽会馆戏楼,正乙祠戏楼,平遥会馆戏楼,还有一座阳平会馆戏楼。

湖广会馆初建于清嘉庆十二年(年),”以待公车及选人之栖止“,属于试馆;其戏楼则增建于道光十年(年),”为两湖同乡集会公宴之地“,会馆功能有所变化,倾向于向各界开放泛同乡会性质了。

北京安徽会馆戏楼

安徽会馆初建于同治八年(年),与其它省籍会馆不同的是,因为这座会馆是由当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及任湖广总督的李瀚章兄弟俩倡议淮军将领醵资兴建的,所以只对达官贵人‘富豪绅士开放,属贵族俱乐部,也算会馆的别类。

北京正乙祠戏楼

正乙祠初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年),是浙江商人建的银号会馆,典型的工商会馆。

平遥会馆也叫北京平遥颜料会馆,属山西省籍,刻于乾隆六年(年)的《京都建修戏台罩棚记》记载:”我行先辈,立业都门,自明代以至国朝,百有余年矣“。大约在明万历年间由在京的平遥颜料、桐油商人发起成立了颜料商会在此办公,至今有多年历史,也是一座典型的商业会馆。

再来让我们看看阳平会馆。

北京阳平会馆外貌

年由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编辑出版的《北京名胜古迹词典》是这样记述的,抄录于此。

阳平会馆戏楼:在前门外小江胡同,会馆始建年代已不可考。现存建筑均为清式,戏楼后建或改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雄伟壮观,是一座十二檩卷棚前后双步廊悬山顶建筑。戏楼内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看台分二层,二楼正对戏台是卷棚顶前轩式官厢,两侧亦为看台可放桌凳。看台护栏有雕花栏板和望柱,四角处都设有楼梯,供人上下。楼下场地为方池,放置方桌、长凳,是一般看客的座席。

戏台平面近方形,突出戏池呈前轩式,前有台柱一对,上有檐庑,戏台分上下三层,上有通口,下有通道,可设置机关布景。

在戏楼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壁画,设有神龛供祭祀神祖之用。面对戏台的后壁嵌有石刻四块,记载会馆建制沿革的历史和重修情况,由于风化并遭人为破坏严重,大多字迹不清,尚能辨认部分字迹。原戏楼内高悬巨匾数块,现仅存墨地金字木匾两方,其中一块为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题写的”醒世铎“。

北京阳平会馆戏台上方悬挂醒世铎匾

阳平会馆戏楼是北京现存规模较大、建筑考究、保存又比较完整的清代民间戏楼佳作,对研究会馆的建筑布局和戏剧发展史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看了这个对阳平会馆的较权威的表述之后首先会有一种------啊!好富丽壮观的一座古老会馆戏楼啊!紧接着是不是会有一种疑窦丛生的感觉?!

会馆的初建年代无从考证也罢,因年代确实久远,怎么连后来什么时候重修的也不知道呢?!这座会馆及戏楼属于哪个省籍?这座会馆属于什么性质的呢?是属于平遥颜料会馆一样的地方工商行业会馆吗?还是别的什么会馆?.........。真是疑雾漫漫,谜云团团!

如果这座古老会馆建筑会说话就好了!就省得后来人们费心思有那么多猜想!

古老会馆,精美戏楼,壮观富丽,身世清晰,一定会告诉人们很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只可惜这座古老会馆建筑不会开口说话!也可以认为这座会馆建筑原来是会说话的,还口述留下过想流芳百世的自传勒刻于云石之上;谁曾想被什么人给封口了。那刻石为什么会被人为损毁呢?这也成了一个疑谜;置于室内墙壁上的刻石如没有人为损坏,是不绝不会风化那么严重的。

下面就让我们再来细致地梳理一下有关这座会馆戏楼的漫漫疑雾,团团谜云,也许有些还是能够根据会馆戏楼现存格局布置透露出的信息来解开。

初建年代之谜

未修缮的北京阳平会馆正门处

关于这座会馆的初建年代有这样几种说法,《北京名胜古迹词典》表述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戏楼后建或改建于乾隆年间(-----)”,这跨度够大,有近60年。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清嘉庆七年(年)由山西平阳府及周边20余县商人所建”。准确的年份,这倒是没有跨度,反倒是令人难以相信。不知此说从何而来,极有以讹传讹,妄加异断的可能。

在记述会馆历史沿革的碑刻不能说话的情况下,我注意到了戏楼上方悬挂的由明末清初官宦书法家王铎题写的那块“醒世铎”巨匾;查王铎生卒年份----年,从明万历二十年-----止清顺治九年;照此推断会馆及戏楼至晚应在王铎有生题写匾额之前。如果那巨匾不是从别处移来或照别处仿制的话,到目前为止没有听到有这种说法;倒是听有王铎曾到此会馆戏楼看过戏,应会馆主事之邀写匾的说法,也只当戏说罢了!

瞧!只要你与这座古老会馆戏楼建筑认真对话,它还是会告诉你一些秘密的。

省属籍贯、馆名之谜

北京阳平会馆后台院后门门联

关于这座会馆及戏楼的省属籍贯,《北京市名胜古迹词典》没有涉及,但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一致认为是山西省籍,似乎不应置疑。

但也有一种说法,因山西无叫阳平的郡县,所以不能确定此会馆属山西省籍。持此说者认为,若把会馆名称改为平阳会馆,就理所当然的可以认为此会馆是山西省籍了,因为山西平阳是为现在临汾的古称。这样不是削足适履了吗?

本人在本世纪初实地探访这座会馆时曾在旁边的晋翼会馆遇到一位老山西武子勤老先生,当年已经大八十几岁,是个戏迷,说起他当年十几岁从山西太原来北京,就在东珠市口一家布店当学徒,住在原宣武下斜街的云山别墅,也是山西会馆。

他讲起走老远的路来阳平会馆看戏的记忆,绘声绘色;什么不舍得一个大洋的戏票钱,总是等半场过后听不要钱的蹭戏;山西晋剧名角果子红、水上漂的艺术特色,老先生他都能说出来。

他还讲到直奉大战时阎锡山进京在这会馆戏楼包场连续十几天演戏,晋剧团是傅作义带进北京的,住在原宣武区西珠市口附近的平介会馆,演戏就到阳平会馆来;还讲到谭鑫培喜欢山西梆子的吼腔,也到这会馆戏楼来捧场唱上几出京剧。说起山西梆子那振聋发聩的吼腔,我想王铎题匾“醒世铎”,是不是也有赞美山西梆子吼腔的意思呢!?

当老先生正讲到兴头上时,我突然收回思路打断对方问到,这会馆为什么叫阳平会馆呢?这才是我的主要目的。

老先生不紧不慢地说,之所以叫阳平会馆,是因为这是山西太原府下辖阳曲和平定两个相邻县的合馆,两个县的县治均设在太原府;两县各取一字做为馆名,所以叫阳平会馆。

这位老先生叙述的条理清晰度和神态从容度加深了传递信息的可信度;我也恍然大悟,两个县的和馆,各取一字为名,又非要哪里去找叫阳平的山西地名呢?!比如前面讲到进京晋剧团住的那平(遥)介(休)会馆也是两个县的合馆啊!茅塞顿开。

老先生又把话题转回他那钟爱的家乡梆子戏:山西梆子分东、西、南、北、中五路梆子,只有处于太原府周边的中路梆子发展的好进了北京,而其它几路都没进过北京。

说这话时,看得出老先生透着一种家乡荣耀自豪感!似也为他的阳平会馆名称说,进一步提供佐证。同属太原府两个相邻的县,合建一座会馆,上演本乡本土的中路梆子,合情合理。

后来,我还发现此处会馆戏楼后台院门的门扇上似有一副楹联,因被一层薄铁皮遮盖着,只露出右边上联头一个“阳”字,其余暂时无法辨认。藏头联!这一发现无疑带给我巨大惊喜。

后来随着会馆修缮进行,这副刻在木门上的楹联终于露出真面目:“阳春承帝泽平昔萃人文”。这回有了实物证明,此处会馆叫阳平会馆应该不会再成问题!

其实,既然是两个县的合馆,各取一字为名,谁先谁后也是一样的,叫平阳会馆也是可以的,只是约定俗成更多叫阳平会馆罢了。在清朝和民国一些有关此处会馆名称的书籍上先后就有阳平、平阳两种表述,看来也很正常,不足为奇。

会馆名称解决了,其籍贯也就大致得到确认;平阳府及二十几个县之说看来缺少实物证据。

这里的会馆古建筑会说话,它的门联之口告诉我们它的名字叫阳平会馆,还告诉了它的出身籍贯。

功能性质之谜

从《北京名胜古迹词典》对阳平会馆戏楼的极尽描述来看,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这么雄伟壮观的一座会馆戏楼;竟有三层的戏台,上有天井机关,下有地道水瓮,可置水幕,可回音增效,还可防火,真是巧妙之极。据说这些设置完全可以和皇宫园囿的戏楼相媲美;还有大幅精美《西厢记》戏剧主体壁画分列戏楼罩棚内壁两边(西厢记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更让人惊叹具皇家风范;据说这些都是当时民间戏楼绝无仅有的。

再看观众席,除了一层方池内散座,二层两侧雅座外,正对戏台正中对面竟设置卷棚顶前轩式官厢,也就是豪华式包厢,这可不是一般的同籍乡里可享用的。这整座会馆尽透弥散着戏剧文化的信息,想必也不是一般的同乡宴饮娱乐之场所。

从有关房屋资料看,戏楼是这座会馆的建筑主体,附属有后台演员扮装用房和杂役用房各一座小院;似表明了这座会馆的功能性质是以演戏为主。据前面提到的武子勤老先生说,年日本占领以后才就不再演戏了。

虽说民国后会馆权属曾发生巨大变化(后面将会说到),但一直发挥着搭台演戏的功能作用。

你看,即便这座会馆戏楼规制有僭越之嫌,却从未遭到查禁;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忽然想到,这里会不会是民间进宫献戏之前的排演场呢?所以戏台设置要与宫里一样才行。那观众席的豪华官厢也许正是为前来审听看戏的王公大臣特别准备的呢!只有他们的身份坐那才合适。

绝无仅有的戏台你说呢?豪华包厢你说呢?这回它们都闭口不说了,只能由我察言观色从它们眼神中去解读。

抵押盗卖之谜

这么一座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会馆戏楼到了清末或民国年间曾经被抵押盗卖过,你相信吗?

千真万确!我不卖关子,我在北京档案馆看到了这方面的资料。

那是一份北京市房管部门交存的年以前小蒋家胡同各门牌房地产权属变更契约及四界草图档案;记年11月小蒋家胡同甲12号、13号、甲13号三座院落做为一契,被天成亨京师地方审判厅拍卖厅拍卖。房主为审判厅,看来至少这时阳平会馆已经易主了;拍卖后新主为邵幼勤等十一人,随契附草图一份标明四界,东至后营胡同,西至小蒋家胡同,北至晋翼会馆,南至某皮货店;房间数折合戏台、平台、酒房等共间。(京档:J、7、号)。

年3月,邵幼勤等11人做为旧主,又将此契卖与马辉堂;年,此处房产由政府核契重新登记,房产主仍为马辉堂。

年,马辉堂将甲13号、甲12号分割与马增华同济堂制药局;将13号分割与赵西轩晋顺生呢绒洋货店。

大致查对新旧门牌,旧甲13号,现36号即为会馆戏楼;旧13号,现34号为戏楼后台院;旧甲12号,现32号为再往北临晋翼会馆南墙小院。

看!民国年间阳平会馆几异其主,源于年那次被拍卖;从那时阳平会馆从权属上已经不属于阳平会馆财产了,所以在后来的政府制作的会馆调查表中再无阳平会馆一号了;而在年的政府会馆调查表中偏偏又少了前门外右侧的资料;我们只能认定阳平会馆是从年正式退出会馆行列的。

其退出原因显见是一些昧良心之徒乘世事混乱之机非法私自抵押,实为盗卖所致。

有那么一阵子,北京社会上盗卖会馆财产成风;阳平会馆旁边的晋翼会馆也曾险些被盗卖,后来是卖掉原位于宣武的一处馆舍,才把现在这处馆舍赎回。

啊!古老的阳平会馆建筑你可知道你的这段不幸的遭遇吗?你现在知道了吧!?

当年那些人为什么要封住你的说话的嘴,要抹去你留在云石上的自传?那些不法之徒是要把你拐卖掉,所以要销毁一切的记忆。

相信你的坚强,你历经过几百年的无数风风雨,你已经磨练得宠辱不惊,所以我才告诉你这些。

你如今获得了新生,但你还是静静地坐落在那,白天默默地看着热朝天的建筑工地,傍晚飘几眼夕阳落日的彩霞。

你知道我想了解你更多吗?我多么想直接的与你对话,如果你真的能够说话又该多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