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刘宝山,字昆玉,乳名黄增。光绪廿九年()阴历二月十四生,年四月廿一日卒,享寿76岁。其妻杨采霞早年曾是京剧演员,于“文革”初某年卒。
著名晋剧须生演员刘宝山,艺名“十二红”,忻州市忻口村人。刘宝山出身梨园世家,其父刘德荣,艺名“云遮月”,是清末山西梆子著名演员。据说当年晋京演出时,刘德荣曾被邀进宫献艺,很得慈禧赏识。在浓厚的戏曲氛围中,刘宝山从小就开始接受舞台生活的熏陶,12岁便登台演出,故有艺名“十二红”之称。受父亲的影响,刘宝山兄弟仨都是晋剧著名演员。因父亲不幸早逝,刘宝山便随其兄刘明山(艺名“五月鲜”)到张家口跟班演出,师承著名演员筱二宝。承蒙师傅的热心传授,刘宝山勤学苦练,学会了不少“三国戏”。因此在他后来的舞台生涯中,以演“三国戏”最负盛名。成名后,刘宝山与晋剧著名艺术家李子健、京剧著名须生马连良过从甚密,大家在一起切磋技艺,相得益彰。
马连良先生曾向刘宝山学习过晋剧传统剧《杀驿》、《反徐州》等须生表演;同时他也向刘宝山传授过自己在京剧《甘露寺》中的表演技艺。由于从小学艺,基本功扎实,又具有天赋的好嗓子,再加上搭过许多班社,与许多名家同台演出,见多识广,善于学习的刘宝山表演技艺别具一格,在内蒙古地区、张家口一带,以及北京、天津等地观众中颇有盛誉,有“西北马连良”之称。其演出的代表性剧目除“三国戏”外,其他剧目的表演也很精湛。
年“反右”时,刘宝山被划为“右派”,一度失去了演出舞台,回到家乡忻州。宁武剧团得知后,求之不得,高薪请他参加宁武剧团的演出。当时剧团有一个十几岁的学员,虽生得瘦小,其貌不扬,但嗓音很好。本来他在剧团学“三花脸”。刘宝山到剧团后,这娃听说来者是名艺人,便常常提水烹茶,侍奉勤谨。这样慢慢相熟后,一次刘宝山问他学什么行当,他回答说“小丑”。刘宝山便建议,“三花脸”不如“胡子生”吃香,你跟我学唱红吧。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这娃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名艺人收自己为徒,欣喜若狂。从此,刘宝山一招一式教他《打金枝》,当然他也学会了几出“三国戏”,如《空城计》、《天水关》等。后来刘宝山又回到了张家口。宁武剧团这个原来其貌不扬,学“小丑”的娃娃竟然成了须生演员。刘宝山的一句话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成为剧团的主要青年演员,在观众中也小有名气。大家还送给他一个艺名,称他“小十二红”。刘宝山传授的《打金枝》表演雍容大方,有气派,更有生活,别具风格。举两个细节:一是皇帝上金殿要上台阶。刘宝山的表演是一步一“阶”,脚下虽无台阶,但虚拟表演却胜似真实台阶;而别的艺人表演时,我注意到均没有这样明显的细节。二是《打金枝》中金枝女上场后,拉住父王龙袍撒娇的情节,刘宝山传授的表演是,“父王随手一甩,与台词‘真乃淘气’相配”,合情合理,恰到妙处。而别的艺人对这一情节的处理均缺少这一特别设计,均是金枝女自动放开龙袍,给人的感觉是缺乏情理。还有晋剧“二音子”的演唱,我们见到的大都是旦角演员演唱,但刘宝山唱《打金枝》时,也唱“二音子”;其徒“小十二红”的演唱也如斯,婉转悦耳,十分动听。这在须生演员演唱中比较少见。
总之,从以上几个细节中,我们不难窥知刘宝山表演艺术的精湛与特色。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刘宝山,年病故于河北省张家口市。
成淑玲说十二红刘宝山
成淑玲
晋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国家二级演员,9岁入山西平定县剧团学戏,年调到张家口地区青年晋剧团。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第六届委员政协。(图为70多岁成老师在纪念延安文艺坐谈会讲话活动中演出)
不免要问到“十二红”刘宝山,她说老爷子唱的讲究,演的讲究,吸收了京剧的表现手法,十分大气。但此人也有些心高气傲,也是导致早年打成“右派”的原因,把家也抄了,后来就有点受了剌激,有点痴呆,后来就去世了。“十二红”演《天水关》,出到观山那一场,他要左看右看,一直看个不停,也不知是表现诸葛亮谨慎定计,观察地形了,还是自我表现,反正要在反来复去的看。“十二红”非常精明,那时五十年代《张松献地图》,就用上了不同戏曲的古装,有腰里系带子那种和古人差不多。再一个是演《大报仇》,刘备手下的龙套全穿“十二红”自备的行头,一般剧团的龙套是不备有丧服。白盔白甲白战旗,白衣白甲白战袍。说明此人对戏曲十分讲究,表明当时蜀兵全部戴孝出征的决心。十二红的唱腔是带有北路梆子味的唱法,由于小时学的很难改过来,就和风搅风似的,现在的人可能听不惯。
(刘明山、刘宝山兄弟同台)
成淑玲曾在近百出戏中扮演主要角色,在《火焰驹》、《射戟》、《斩子》、《杜鹃山》等剧目中塑造了许多性格不同的角色,主演的《详状》、《龙城二娇》、《黄鹤楼》分别获张家口地区中、青年戏曲汇演优秀演员奖、河北省戏剧演员二等奖、河北省中年戏曲演员电视大赛二等奖。年被河北省文化厅授予“尖子演员”称号。
成淑珍、成淑玲姐妹从小学戏。姐姐成淑珍于上世纪60年代到了塑料公司工作,妹妹成淑玲到了张家口晋剧团直到退休。7月份成淑玲老师从张家口来看姐姐,和她闲聊了几句,她经常回太原看姐姐,太原一一些戏迷票友都认识她。问起她是年去的张家口,比牛学桢还早两年。那会晋剧名票“楞娃子”任焕章曾在张家口教过唱腔,任是票友出身,却是“乱弹大王”,曾教过张家口、井陉团、鼓烽晋剧团、清徐的一些票友。曾听李玉珠爱人牛振文老师说过,他唱票经常唱“黑乱弹”。
晋剧青年学生会作品集
晋剧青年学生会
百年晋剧传佳音
青年戏迷话丹心
做有温度的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