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谢涛,女,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书记、院长。被誉为当代晋剧领军人。
曾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首届张庚戏曲学术提名、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女演员奖”、中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金孔雀表演大奖”等多项国家及国际大奖。
担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高端领军人才、山西“十大”文化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傅山进京》《于成龙》《范进中举》《烂柯山下》《丁果仙》《起凤街》等。
年12月中旬,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谢涛当选第九届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成为晋剧界有史以来担任该职的第一人,极大提升了山西晋剧在中国戏剧界的影响,被认为标志着山西戏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这个成就,谢涛内心充满感激,“我确实没想到,这样一个荣誉会给到我。我真是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这个荣誉和身份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应该是属于三晋大地的,属于山西厚重历史文化的,也属于为晋剧事业发展创新过程中贡献过力量的前辈和同行们的。”谢涛说,这绝对不是空话和大话,如果没有这么多条件,她不会成功。山西这片土地滋养着她,促进着她,也成就了她。“这份荣誉,为山西戏曲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我会借此机会,不仅推广晋剧,还要推广我们山西其他的戏曲剧种,在学习其他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创新,把山西戏曲文化这张牌打得更远更响。”
这次的采访临近牛年春节,很多人都在筹备过年,而谢涛却和往日一样,不停地奔波着。
唱着晋剧闯荡上海滩获赞
谢涛出生在梨园世家,5岁登台,11岁正式开启学戏生涯,从此与戏相伴,不离不弃。
从艺40多年,谢涛百味尝遍,甘苦自知,然而40多年初心不改,始终想着要让晋剧唱响在国内乃至世界的舞台上。40多年,晋剧成就了谢涛,谢涛也代表晋剧走向了更高的平台。
“没想到晋剧蛮好看、蛮好听的嘛!”年,在上海逸夫剧院的舞台上,晋剧《范进中举》一鸣惊人!谁也没有想到,时隔69年,继丁果仙之后,谢涛能带着晋剧再次闯荡到上海滩,其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委婉抒情的晋剧唱腔让早已被中西方艺术文化滋养得略显严苛的上海观众们如痴如醉。
《范进中举》是谢涛从业生涯中的“里程碑”,这是晋剧的一次创新,在唱腔和表演方式上进行了一些革新,舞台上的范进时而郁郁寡欢,时而疯癫痴狂,谢涛似乎范进附体,她的表演让观众看得过瘾,看得惊喜,谁也没想到如今的晋剧会如此洋气。在随后的专家座谈会上,18位全国著名戏剧专家一致认为,《范进中举》是少有的一部好戏,整台戏就是一棵“玉雕的白菜”。很多亲历者还记得,当他们听到专家和观众的夸赞时第一时间不是兴奋,而是激动地流出了泪水,“都说晋剧不景气,没人看,但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获得好评,这是晋剧艺术的文化自信。”凭借该剧,谢涛荣膺第十六届中国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那一刻,晋剧和国内众多颇具观众缘的剧种比肩,它再也不是窝在深山的土疙瘩,而是一块焕发光彩的美玉。
时至今日,谢涛也在感慨,上海是她的福地,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在12年的时间里五进上海,四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此时的晋剧,叩响了国内外舞台艺术交流的大门,拓展了展示晋剧艺术、宣传山西文化的广阔平台,也让更多戏曲人认识到,晋剧是传统艺术中的宝,一个低调内敛却不失光芒的宝。
晋剧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她获得的荣誉很多,两次“文华奖”、两次“梅花奖”、三次“白玉兰奖”。于她而言,这是对她成就的肯定;于晋剧而言,奖杯背后树起的则是新时代晋剧的领军人物——“晋剧第一女须生”。
谢涛很低调,她从未在办公室的显眼处摆放过这些奖牌,但大家都知道,谢涛再度凭借晋剧《于成龙》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的“特殊贡献奖”,这是莫大的殊荣。在她之前,这个奖项只颁给过坂田藤十郎、裴艳玲、刘厚生、焦晃、王盘生、马科、娄际成等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们,含金量极高,谢涛是其中获得此项殊荣最年轻的一位艺术家,也是我省戏剧界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家。时任中国剧协主席的尚长荣先生亲自为她颁奖,并称赞道:“把晋剧重新带进上海的谢涛不仅是位出色的女老生,而且是今天晋剧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记得年《于成龙》在上海演出后,曾经也扮演过“于成龙”的尚长荣先生专门给谢涛写了一幅字,上面的内容就是交流饰演于成龙的心得。当老爷子把这幅字交给谢涛时,语重心长地说:“我为你点赞!”甬剧名家王锦文曾说:“谢涛演出太有魅力了,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晋剧。一个地方剧种能有如此张力,看得我们热血沸腾。”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著名川剧演员田蔓莎女士是带着德国的几位艺术家一同来看戏的,多年来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她,很担心外国专家们看不懂晋剧,她本想着该如何给大家讲解剧情,可没想到几位专家看得津津有味,一位研究古典文学的德国女专家还在剧终后落下了泪,对着谢涛说了一句,“艺术无国界,你很了不起!”
一路走来,谢涛践行了将晋剧发扬光大的使命,从晋剧的传统演绎到符合时下观众欣赏水平的创新,从晋剧《丁果仙》开始,谢涛开始对唱腔进行创新式的尝试;传统剧目《芦花》的再现,是对晋剧念白和腔调的又一次革新;晋剧版的《范进中举》,赋予了戏曲人物更深层次的张力,用外化的表演做唱腔上的补充,让晋剧变成了一部好看的经典剧目。《傅山进京》《于成龙》的诞生,让晋剧的传播力度更为广泛,吸引了众多年轻的观众,让晋剧充满了生命力。
让世界了解晋剧的第一人
年,谢涛首次把晋剧带入欧洲,让世界了解晋剧,她是第一人;年,在巴黎中国戏曲节上,谢涛唱响《范进中举》,为山西戏剧界捧回首个国际大奖;年,晋剧又在俄罗斯的文化交流演出中轰动一时;年,谢涛带领的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组建的“魅力晋剧——精品剧目荟萃”剧组远赴加拿大、美国等两国5个城市进行演出,让华美晋剧在异国他乡流光溢彩。
在巴黎,法国观众第一次听到了来自山西的晋剧,当大家得知舞台上疯癫的举人竟然是一位女性所扮演时,全体观众起立,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北美,谢涛《烂柯山下》的片段,惹得台下观众交口称赞,“太棒了……”有些侨胞还很专业地亲切称呼晋剧为“山西梆子”。那一会儿,晋剧绝活儿轮番登场,帽翅功、跷功、手绢功,让观众看得目不暇接,在他们看来,中国晋剧简直就是魔术,演员们用一个小小的道具能演绎出偌大的世界。“那一刻,他们眼神中流露的全是羡慕,他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晋剧,更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我们也从那些羡慕的眼神中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谢涛很坚定地说:“传统文化是我们的DNA,用晋剧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搭建中国与各国人民文明交流的桥梁,我为自己是一名晋剧演员而骄傲!”
以文化之使命人,带着晋剧“开疆拓土”,谢涛做到了!
妈妈说:谢涛是晋剧的女儿
临近过年,谢涛始终在忙工作,家人打来电话,她只简单寒暄几句。挂断电话之际,谢涛有些自责地说了一句:“我真不是称职的女儿,以前当演员,过年是下乡演出,现在当了院长更没时间照顾家里人了。”原本,山西晚报记者提议,想给谢涛拍张全家福,可谁料她实在是工作繁忙脱不了身,记者自行前往谢涛母亲,也是我省知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张翠英老师的家中。见面第一件事,张翠英就抱怨道:“我是给晋剧生了个女儿,她太忙了,我就不想让她当院长!”口气中,不仅仅是责备啊,那是满满的心疼。
从谢涛撕了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书坚定要唱戏那一刻起,张翠英就知道女儿是个“犟骨头”,但没想到她对晋剧到了如此痴迷的程度,“只要让她唱戏,不吃不喝都行。”从女儿的儿时趣事,到为唱戏吃过的苦和遭过的罪,张翠英如数家珍。作为母亲,她不在乎自家儿女的成就,只会在乎孩子们有没有受苦,有没有吃饱、穿暖。“她太辛苦了,身体还不好,40多岁就得了高血压,每次排新戏都大把大把地吃药。我去她家住过,每天晚上她都不会早于2点睡觉,不是看书,就是看剧本。”就拿前几天来说,谢涛回了家一趟,母女俩仅仅见面15分钟,谢涛就打了14分钟的电话,张翠英说了一句话,“谢涛,你是看妈妈来了,还是打电话来了?”话音刚落,老人家就摆了摆手,“哎,不能说,她不容易,太累了!”
张翠英有时候想,当时应该生两个女儿,一个可以给了晋剧,一个可以留在家中陪她。当然,这只是玩笑话,同样作为晋剧演员,她最懂女儿了。“说实话,以前山西梆子的名号可是响当当的,最后不知道咋地就没落了。谢涛这一辈子没有打退堂鼓,反而和团队老师们蹚出了一条路,这点还是让我挺佩服的。”此时的张翠英,语气中全是自豪感,“她悟性好,又爱钻研,我知道她对晋剧是发自肺腑的爱,所以我也非常理解她。”
每次回家,张翠英都会问女儿累不累,而谢涛的回答总是不累。“她咋地能不累了?那么多事情等着她做,我就想让她保护好身体,身体是本钱,没有好的身体等于零。”作为母亲,张翠英太了解女儿了,她是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谢涛……
戏迷说:谢涛还是“少年”
这段采访,来自谢涛的“粉丝”徐琳,一名90后的山东姑娘。为了谢涛,她背井离乡来到山西,也算是追星的典型案例了。在她眼中,谢涛是可爱的,是拥有少年气的阿姨。
“谢老师身上有太多闪光点,她专业严谨细致,做人真诚坦荡,但晋剧之外的她,真的特别可爱”。徐琳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生活中的谢涛热爱美食,除了晋剧,她人生第二大兴趣就是赏味。和众多女生一样,她也为自己的体重烦恼。“每天清晨空腹称体重是她的必修课,在朋友们的减肥群上报数据,要是哪次数据不好看了,她就潜水。可即便再为体重苦恼,一看见食物就什么忧虑都没有了。谢老师缓解压力的方式就是大快朵颐”。徐琳说,生活中的谢涛不仅感性还很“脆弱”,“谢老师有时候看到朋友圈的一篇诗歌都会热泪盈眶。比如‘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这样的句子,都会很触动她,她会记在备忘录上,也会在心里将那份触动收藏。大提琴曲、诗歌、散文、舞台剧,抑或生活里的故事,很容易打动她。”
徐琳之所以说谢涛是“少年”,还因为她永不磨灭的赤子之心,永不黯淡的眸间笑意。“她对世界总是抱有热情与想象,对美好有单纯又热烈的爱。她用最感性的生命体味所有对世界、对人生的况味,才能创作出诸如《傅山进京》《烂柯山下》《范进中举》这样饱含人性关怀的作品。”
山西晚报记者孙轶琼
(责编:candy)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