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梁兴国忻州记忆年镜头下的忻州之三《忻州风情》这是一本出版于年,名为《忻州》的宣传图册,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前言、风光名胜、小城博览、忻州风情四个部分,全面地介绍了八十年代忻州市(县级市)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撰文:潘玉厚、田银旺、阎明星、岳玉亮;摄影:白炜明、丁瑜、潘秀峰、张学元、张新平、樊文珍、智勇才,编辑:先明,封面题字:罗继五。感谢原创作者们给忻州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忻州记忆》在此重新编辑展示,以飨读者。回看老照片不仅是一种怀旧和怀念,也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新感受和思考。因为每一段历史进程的背后,都有着一段珍藏的回忆印记。欢笑与泪水,感动与怀念,还有那些我们匆匆走过的每一个日子……让我们随小编一起,带着独家记忆,穿越时间与空间,见证属于忻州城的沧桑与巨变,去看看三十二年前的忻县是什么样子。忻州民风、民俗,纯正、古朴。其生活习俗、礼仪,诸如婚丧嫁娶、过节喜庆、衣食住行、装饰摆设、祈神祭祀,以及剪纸、刺绣、炕围画等民间工艺,无不具有黄土高原的传统特色。忻州人好客,礼仪往来,节俭而不吝啬。但逢婚丧嫁娶,亲朋好友皆要送礼随喜,或哀悼之。;主家更为隆重,要用上好白面蒸大于普通馒头三倍、四倍的馍馍四五十个,嫁娶谓之“大馍馍”;丧葬谓之“大祭”。逢老人寿诞,儿女们除设酒席、买寿糕,还要蒸“寿桃”,且要装饰面塑于上,以招徕邻里乡亲观赏。忻州人喜欢“摔跤”,风靡全境。相传,北宋年间,岳飞被害后,其部下一名忻州籍老兵陈效婴,愤然解甲归田,立志要为主帅报仇,便将军中所学跤技传授于村民,自此便在全境盛行开来。田间地头,场面院落,但有空闲,便有人摔跤,特别是逢古会唱戏、节日庆典,当地居民总要组织几场“挠羊赛”来助兴。对抗双方往往以河、路为界,各方均派强手出战,以一名跤手连续摔倒对方六名为胜。胜者获得大绵羊一只,要挠在肩上向观众夸耀,人们尊他为“挠羊汉”。由于对抗双方强手迭出,故往往决战通宵难分雌雄。忻州人爱好戏曲。逢节日、庙会、丰收季节,依村要请剧团来唱戏,一唱就是四天。起头收尾叫“起唱”、“末唱”,中间二日叫“正唱”。这里的戏曲以山西梆子(即晋剧)为主,二人台、北路梆子也受群众喜爱,近几年,豫剧、音乐会也开始深受欢迎。每逢演员唱到绝妙处时,人们不是报以掌声,而是异口同声叫“好!”演员则以“叫好”为荣,有的剧团还以“叫好”次数多少,给演员发放奖金。不过,大部分剧团讲:“忻州戏不好唱”。故有“但凡忻州能唱红的戏,走南闯北没问题”之说。忻州是“八音会的摇篮”,时至今日,八音会仍在这块土地上盛行不衰。他们不仅吹奏各种乐曲,还吹奏戏曲,谓之“吹戏”。笙管弦乐齐鸣,锣鼓配伍,煞是令人神往。忻州是块古老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有道不尽的古老风情。小村秋韵红枣丰收精选交流盛会炕围剪纸搓鱼鱼面塑推窝窝囍喜庆锣鼓八音齐鸣逗新娘元宵盛况晨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