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口梆子,即张家口晋剧的俗称。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山西梆子随晋商流入张家口,晚清时期大量著名山西梆子艺人先后来张家口献艺、授徒,此后当地名伶辈出,百年不衰,成为“晋剧的第二故乡”。
原阳晋剧。仝辉摄
口梆子在继承山西梆子基本板式和声腔的基础上,吸收张家口本地民歌、塞北民歌及周边剧种声腔元素——其咬字取于京,上韵取于晋,韵味吸纳方言,并借鉴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的艺术特点,多元融汇。其音乐伴奏沿用山西梆子文武场特征乐器、曲牌、锣鼓经,又广采民俗音乐入曲,形成了主格调主旋律鲜明突出,又多彩新奇的风格。
口梆子剧目来源主要有四:一是继承于山西的传统戏,二是本地传统戏,三是移植京剧等其他剧种剧目,四是改编和新编剧目。传统口梆子曲目多达多个,其剧目之丰富,借用张家口市北新村小学小记者的话来说,就是“其中既有令人紧张万分的武戏《虎头牌》,也有让人为之落泪的文戏《蝴蝶双飞》,既不乏大快人心的《打金枝》,也不缺使人叹为观止的《仙锅记》”。如今,口梆子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代交融发展,融合了奥运冰雪文化与口梆子艺术特色的大型现代晋剧《雪如意》就是一例。(赵少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