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打造博物馆之城在路上

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晋阳古城遗址二号建筑基址博物馆晋阳古城遗址二号建筑基址博物馆位于晋阳古城遗址西部的核心区域。整组建筑基址坐北朝南,其中轴线上存有殿堂式山门、一号大殿、二号大殿基址,两侧存廊庑基址,属对称布局。初步判断为晚唐五代三进院落布局寺院基址,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对研究唐代建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铁路建设博物馆山西铁路建设博物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教场巷22号,是民国时期所建日式花园洋房建筑。馆内现有“铁路工程师楼”“硝烟中的黑金动脉”“铁路旧影”三个主题展览,对同蒲铁路工程师的生活工作场景进行了复原,展示了山西早期铁路建设和发展历程。

亨升久旧址博物馆亨升久旧址博物馆位于太原市钟楼街靴巷33号,原为清光绪二十四年(年)由山西寿阳人苏晋亨出资兴办的鞋铺。馆中设“百年亨升久简史展”。展览分为“繁华忆旧游”“百年亨升久”“文脉续春秋”三个单元,讲述锦绣太原城的商业发展、百年老店亨升久的发展历程。

校尉营关帝庙博物馆校尉营关帝庙博物馆位于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商业区的西校尉营25号,毗邻钟楼古街,是现存关帝庙中最古老的一座,又称“古关帝庙”,年8月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为着力打造太原民间文化博物馆,该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要有“钟情雅韵·巧手天工——关帝庙里话传承”主题展览、非遗互动活动、老电影展播、文物小讲堂等。

牺盟会太原市委旧址纪念馆牺盟会太原市委旧址纪念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精营东边街17号,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下设机构,于年4月成立。牺盟会太原市委领导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承担着地下印刷厂、秘密交通线、吸收转运抗日青年、派出牺盟特派员协助建立党组织等任务,为山西乃至华北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纪念馆内现有“牺盟会太原市委史实陈列展”。该展以原状陈列为主,分为4个单元,以史实为依据,讲述了牺盟会太原市委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发动学生、工人、妇女、儿童等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史实。

山西恒青书画艺术博物馆山西恒青书画艺术博物馆位于太原市高新区时代自由广场D座3层,由山西鸿赫实业集团投资开办。该馆现有藏品余件(套),系统收藏了民国时期山西文化名人赵铁山先生的书法、绘画、篆刻、诗集、文集、专著等。大部分藏品由私人藏家杨俊友从日本抢救性收回。该馆在展示赵铁山书画艺术的同时,也为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平台。

太原观古艺术博物馆太原观古艺术博物馆位于该市古县城东街28号,紧邻晋源文庙。馆内藏有茶具、酒具、沉香、佛道造像、欧洲贵族金银生活用具和文房用具等。现有百年银器、宫廷遗珍、法相庄严、禅茶一味等专题展览,集艺术品收藏、展览、文创、体验于一体。

山西珐华琉璃博物馆山西是珐华、琉璃的诞生地。山西珐华、琉璃曾在中华大地大放异彩。山西珐华琉璃博物馆是目前全国首家以山西琉璃釉器、珐华器为特色的专题展馆。该馆将近千余件元明清时期珐华琉璃釉器集中展示,其中不乏海外回流的精品之作,旨在弘扬山西珐华琉璃文化,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与工艺艺术底蕴。

太原城市记忆馆太原城市记忆馆以保存太原日常生活记忆为主题,内容为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姓生活用品和市民口述记录,并以实物展览、短视频等形式向公众展示。现有藏品余件(套),包括家具家电、服装饰品、文具玩具、音像制品、老照片、纸制品等门类。展览围绕改革开放、小康之路、抗美援朝、晋剧大师丁果仙等主题举办。

太原曾波粮票文化收藏馆粮票是我国在特殊经济条件下发行的粮食供销凭证。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武装斗争史和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史,是不可复制的中国红色文物,独树一帜,日渐珍贵。曾波收藏有7万多种粮食票证及珍贵粮食文献资料。太原曾波粮票文化收藏馆位于长治路山西世贸中心,展示分8个专题,系统展示了中华苏维埃、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军政委员会、抗美援朝、粮食统购统销伊始至年退出历史舞台期间的全国通用粮票、军用粮票等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粮票。

太原,素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是一座拥有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太原市充分发挥文博资源优势,持续推进博物馆事业深入发展,致力于建设凸显三晋文化、晋阳文化、晋商文化、工业文化、醋文化等极具该市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现已拥有各级各类备案博物馆37座,包括一级馆3座,二级馆5座,三级馆1座;国有博物馆21座,非国有博物馆16座。年,该市博物馆共举办展览多场,活动0余场,参观人数近万人,“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随着博物馆热度逐渐升温,该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氛围浓郁,呼声日高,优势凸显。

构建“博物馆之城”太原有底蕴

山西,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表里山河;太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雄踞其中。早在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太原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代,义井文化、光社文化异军突起;年又发现了镇城仰韶文化遗址。春秋赵简子营建晋阳城,秦时设立太原郡;汉文帝刘恒龙潜晋阳,成就“文景之治”;东魏北齐高氏父子雄踞太原,成就“霸府”“别都”伟业;隋末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开启“贞观之治”;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群雄演义,四次立国;赵宋火焚水淹晋阳城,府治南移。其后千年,太原作为山西首府,或为锦绣太原,或为九边重镇,或为晋商之都,华章重彩,可歌可泣。

作为一座有着多年文明史、多年建城史的文明古城,该市历史遗存丰厚。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包括国保38处、省保28处、市保处、县(市、区)保处;现有各类馆藏文物件(套)、件,其中珍贵文物件(套),包括一级文物件(套),二级文物件(套),三级文物件(套)。这些遗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着文化厚度,述说着悠久历史,为建设“博物馆之城”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构建“博物馆之城”太原有政策

党和政府的重视,是博物馆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博物馆成为文物“活起来”的主阵地。

年,太原市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出台全国第二部博物馆领域地方性法规《太原市博物馆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促进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和有力抓手。

年,为积极落实《条例》,该市财政局与文物局联合印发《太原市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事业建设热情,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统筹推进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属性、不同类型博物馆均衡发展。

今年4月,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太原市类博物馆培育发展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并依托自身条件进行打造,不断夯实博物馆事业发展基础,推进博物馆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

3年时间,该市连续出台了3个博物馆改革发展方面的配套政策,为全市博物馆事业有序科学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为博物馆申报主体纾困解难,让博物馆事业“活起来”“火起来”,并稳步快速发展。

构建“博物馆之城”太原在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内三次视察山西都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年在太原调研时提出,“要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为了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原打造“四个高地”,实现“四个走在前列”,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全力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指出明确路径。

近年来,该市文物系统着重把握好保护与利用、发展的关系,推动文物走下高台、走近百姓,不断推出精品文物展,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复兴路上、国宝归来”特展荣列国家文物局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荣列国家文物局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太原市博物馆“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等5项展览跻身省级推介项目。这些展览全面展示省会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博物馆影响力。

此外,该市文物系统还不断创新国有博物馆与民间藏家的合作方式,通过园中园、馆中馆的模式整合资源,文物活力不断释放。例如,关帝庙博物馆“古方志中的太原府”“记忆交换市集”,晋商博物院“山西军民抗战实物陈列展”,双塔博物馆“抗击疫情见证物展”,太山博物馆“福根根雕展”等,都是整合社会力量,探索园中园、馆中馆模式的有益实践。

构建“博物馆之城”太原有举措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表示,未来几年将通过“四个原则”“七个举措”,让身边博物馆的数量多起来、质量高起来、品类全起来、特色呈现出来,进而让博物馆事业“火起来”。到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具有太原特色的现代博物馆体系,成为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博物馆强市。

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多种方式,让全社会参与进来。三是坚持发展质量。办出特色,办出品牌,让人民满意。四是坚持公共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资政育人功能,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个性化、多样化。

七个举措:

一是规划引领。布局好时代、区域、门类,有序空间构架。

二是特色挖掘。围绕弘扬黄河文化、晋阳文化等主题,深挖太原古建筑、重工业、晋商、壁画、雕塑、非遗、老字号等,建设专题博物馆,丰富博物馆序列品类内容。

三是体制创新。依托该市优势产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兴建一批国有行业博物馆,全面开放一批建设在行业内、校园内、村社内的专题博物馆,扩大资源共享面。

四是激发潜力。全面梳理民间藏家底数,鼓励扶持其兴办非国有博物馆,加强备案指导,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其持续发展。

五是改革创新,做好类博物馆孵化培育。

六是以考促发。压实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建设博物馆的主体责任。每个县区至少设立1座国有博物馆。

七是释放活力。融合科技,打造数字产品,比如云展览、云活动等。联合教育行业,打造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博物馆教育示范点,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开展研学活动等。贴近生活,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把博物馆带回家,融入熏染百姓生活。

点燃文化“烟火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阳春白雪”深入人心、滋养精神。随着该市“博物馆之城”的不断建设,未来,公众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会对这座年古城的厚重历史和独特文化魅力有更多的感悟,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