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勤学苦练今日精彩绽放记晋剧代表性传

余芳在直播中表演晋剧经典片段。

编者按:因为偶然,他们“结缘”艺术;凭着天赋,他们“华丽”转身。荣誉掌声的背后,举步维艰的路上,充满寂寞和艰辛,但对自己的选择,初心不忘,砥砺前行。作为我省非遗传承人,如今他们的肩头更是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5月开始,本报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非遗系列报道,走近非遗传承人,听他们讲述有关非遗的精彩故事,引导广大读者领略非遗魅力,共同致力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让非遗在我省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经久绽放。

热爱晋剧的戏迷们,提起晋剧演员余芳,一定都很熟悉。扎根文化底蕴深厚的三晋大地,余芳因“缘”接触晋剧,40余年的勤学苦练,因扮相秀美、唱作俱佳、行腔圆润,表演激情洋溢、塑造人物逼真,拥有无数粉丝。

02:34

现为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的余芳,曾荣获山西省首届移植剧目调演“一等奖”、山西省现代新创剧目调演“优秀表演奖”、山西省戏剧二度“杏花表演奖”。年,《走进绿林》荣获山西省现代戏暨新创目调演“优秀表演奖”。年,太原市文化旅游局认定余芳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

幸遇恩师结缘晋剧

台上塑造的是霸气十足、英姿飒爽的人物形象,台下竟然如此的平易近人。尤其是谈到她热爱的晋剧表演艺术时,更是眼角眉梢都“有戏”,每一个示范动作和眼神,都让人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

50岁出头的余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虽说籍贯在湖南,但从小随父母来到山西,早将山西当成了自己的故乡。她从小活泼可爱,记忆力又好,背起儿歌来字正腔圆,当时一位颇有名的话剧老师发现了她的表演天赋,常常对她加以鼓励和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她的自信。

当年,年仅10岁的小余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艺考是全省海选,万里挑一。凭着独特的体操功底,甜美的嗓音和丰富的表情,小余芳脱颖而出。在那班学生中,她年纪最小,大家都亲昵地叫她“小精豆”,时任艺校校长谢子龙更是对她偏爱有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小年纪的她开始跟着老师学习走台步、跑圆场、甩水袖……她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机,得到像齐天寿、高翠英、郭彩萍和武忠等老师的亲切指导。这些德艺兼备的老艺术家一直是余芳演艺生涯中的引路人和楷模。

铿锵玫瑰崭露头角

年,余芳已成集众师之长、唱念做打皆优的晋剧新秀。带着美好憧憬,她走进太原市实验晋剧团,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戏曲演员。

凭着自身过硬的演艺功底,余芳被选中参加大型晋剧传统戏《杨门女将》的排演,为的是进一步参加迎接京剧四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等来团授艺收徒仪式的汇报演出。这也是考验她的第一出重头戏,多年的勤学苦练,只为在聚光灯下那一刻惊艳的绽放。

果然,余芳扮演的穆桂英不负重望,演出了剧中人物集机智、沉稳、刚烈、果敢于一身的巾帼女杰豪放个性,出色的表演受到艺术家们的一致好评。

年,余芳再次以《打瓜园》《致敬,穿时装的女郎》两部剧目的出色表演,荣获山西省振兴戏曲调演金牌奖。

余芳认真对待戏中的每一个角色,反复捉摸她们的内心变化,甚至多方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求证。她深知,作为一名戏剧演员,仅凭漂亮的扮相,而没有精湛的表演和艺术修养,是不会被观众真正接受的。因此,为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余芳在30多岁时依然选择大学攻读本科专业戏剧表演。

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余芳也是我省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筱派”掌门人高翠英的高徒。她不仅会演戏,还很会说戏。戏剧源于生活艺术,但要搬到舞台上,就要进行艺术加工,用艺术的手段来表现。所以讲究“虚”与“实”,全凭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来诠释。

譬如,演员和观众熟悉的穆桂英,十八九岁时的穆桂英与步入中年的穆桂英,演员在舞台表演上就需要合情合理地呈现不同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余芳在直播中给观众表演《昭君出塞》,她示范了一个王昭君上下马的动作,足以看出余芳深厚的功底和对艺术追求的精益求精。

40余年的从艺历程,余芳一直恪守着“戏大于天”的理念。“真正的演员对艺术怀有敬畏之心。演戏重要,做人做事更重要。”余芳说,大大小小的戏,每年至少表演上百场,不论是在偏僻简陋的乡村惠民演出,还是在豪华的剧场汇报演出,甚至走出国门亮相国际舞台,她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敷衍。

当有人问及演了这么多年的戏,有没有留下遗憾时,余芳坦言,每一场或多或少都会有遗憾,因为“艺无止境”,自己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传承晋剧重任在肩

“戏曲从化妆到服饰,到手眼身法步,再到唱做念打,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塑造美的形象,所以看戏是心灵浸染文化的一种美好体验。”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当下,余芳认为,人们更应该走进戏院,慢慢品鉴传统晋剧散发出的那种独特魅力。

目前,晋剧的传承和发展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可喜的是,作为传统戏剧,晋剧于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晋剧艺术振兴提供了内生动力。

多年来,为了传承、振兴晋剧这一优秀剧种,全省各地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都进行了不懈努力,通过建档、研究、保护、宣传、传承等多种措施,这一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

特别是近年来,晋剧一些名家、领军人物走出山西,甚至走出国门,唱响“激楚强音”的梆子腔,对于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山西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离不开梨园名家名师的无私传授,离不开优秀弟子们的代代传承。作为‘筱派’再传弟子,我有责任和义务,不遗余力地弘扬和传承我们的晋剧传统文化艺术。”余芳坚定的语气中,尽显一个老艺术家的风范。

(栗美霞殷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