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泛旧的厚木板制成的院门,门上的对联依然泛着红色,走进屋内,依稀可辨的时代印记似乎可以想到当年生活图景,灶台边,妈妈洗菜、切肉、拌馅,爸爸和面、擀皮、包饺子,他们在为即将归来的子女准备着团圆饭……
房屋后面高高的土墙,掩映着古朴的下堡堡墙,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的烽火岁月;卖粮油的铺子门前,摆放着一张台球桌,青春往事历历在目……
新式的铁质院门镌刻着一对大红喜字,一位老先生提着一块新鲜的豆腐走进了院子……
这就是老口泉,这就是老口泉人的真实生活。近日,记者与云冈区委宣传部、口泉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重走老口泉,回忆老口泉文化,倾听老口泉故事,所思所感,令人回味。
站在文化宫的台阶上遥望青蛙山,仿佛耳边回响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口泉地区流传的那段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什么戏?《青蛙记》,扫帚疙瘩打武戏。”当年口泉晋剧团上演晋剧《青蛙记》,其戏文脚本就是根据七峰山下青蛙山传说改编而成。
走进一位退休老教师的家,这是一间老窑洞,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旧式炉子上烤着红薯,香气扑鼻;立式大衣柜、老旧弹簧沙发、衣箱、碗柜、墙上的挂钟依然映射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口泉人的生活印记;六个抽屉的木制写字台上摆放着几本已经泛黄的图书,见证着老教师的职业荣誉;全家福照片也为这个家庭带来浓浓暖意。
一条狭长的街道东西贯通,东口北是座清代小堡,原汁原味,堡不大,堡内居住着几十户人家。城墙宽阔而高大,人们称之为下堡。下堡的常家大院古朴沧桑,积淀着历史印痕。堡门南开,堡门前是东西方向的街道。顺街而走,房屋多顺坡而建,留出的出入小道以巷为名,义迈巷、寺儿沟巷、帐铺巷、染房巷、打更巷、柳树巷、堡后街、堡子街,以及东西街道两侧林立的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商店、影院、饭店、理发店、胜利浴池、东风剧院、新华书店、老澡堂、俱乐部、戏台戏园,似乎能想到当年口泉老街的繁盛。民居建筑多种多样,有明清四合院、排房、窑洞等,而窑洞和房屋建筑多采用山上片石,墙体宽厚,外罩大燃泥抹墙,当年有钱人曾在房前显眼处镶砖,现在这样的建筑已经不多见了。口泉街有名的穆柯寨饭店为二层建筑,门窗虽已残破,但整个建筑保存完好。山坡街与穆桂英坡之间的马路边有一个“翘翘板”,总会让人想起快乐的童年。
在口泉老街,著名导演贾樟柯在此选景,拍摄电影《江湖儿女》。当前,省城一家影视公司正在这里拍摄电影《老皇历》,在这里居住的老口泉人有幸担当群众演员。
口泉老街地理位置重要,曾是有名的古战场。相传宋辽交战,穆桂英率兵驻扎于东口,时常骑马下山经过这里,后人仰慕英雄,遂将此处称为“穆桂英坡”,以示纪念。在此山坡上有一庙宇,坐西朝东,名为千佛寺。在街道西有一小巷“寺儿沟巷”,巷内尽头的山坡上有一寺,这就是“口泉华严寺”,站在山下往上看,有三座殿,坐北朝南,气势宏大。
据悉,云冈区曾多次对口泉老街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人文民俗、房屋建筑等进行摸底调研,并成立口泉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对老口泉文化进行深度整理、挖掘。如今,老口泉人情系口泉,通过著书、绘画、手工等不同形式讲述老口泉故事。七旬老者王生宝笔耕不辍,写下20余万字的《古镇口泉追根记》;画家于小青行走口泉老街,创作百余幅系列水彩画,并出版画集《丹青口泉》;郭福、武占明、武宏主编《老口泉纪实》,以翔实的史料记录老口泉;67岁的口泉理发师王天禄几十年如一日,将理发店打理得井井有条;一位姓马的手艺人依然在口泉老街从事着“爆米花”行当,传承着老技艺。
口泉老街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写不完的人和事,讲好老口泉故事,让更多的人记住老口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