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乐器的制作,胡海生如数家珍。“就拿晋胡来说吧,咱们太谷话叫‘胡芦子’。它是晋剧里的领奏,它的音色就代表了晋剧的味道。琴杆和琴壳是发音最重要的两个部分。琴杆一般都用紫光檀,也叫东非黑黄檀,这种木头硬度高,导音性好,也不容易开裂。广泛应用于二胡、板胡、晋胡等乐器。它的颜色也美观大气。琴壳现在都采用椰子壳,和早先使用的木头制作的琴壳相比,它不会因为热胀冷缩变形,而且由于在制作工艺上没有拼接,音色也更纯净,无杂音。琴板一般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密度疏松,有自然回声,纹理比较顺。”在胡海生看来,制作晋剧的四大件,更像是完成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他不但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在选材上更是标准严苛,精挑细选。为了保证檀木的品质,他会亲自到大连等港口对接进口商,购买原木。为了挑选合适的木料质地,他会选择购买不同产地的桐木,多方进行对比。就连琴壳用的椰子壳,个椰子壳能打造出精品的可能也就十几个。
传统技艺不光要传承,也要创新发展,才能永葆鲜活的生命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胡海生和父亲在剧团演奏者和乐器爱好者的建议下,接受西方乐器的优点,结合晋剧剧种特色,对晋剧文场四大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外观上,融入传统雕刻、镶嵌技术,把晋胡、二弦琴杆头部雕刻成传统龙头、如意、寿字等样式,琴杆、琴壳上镶嵌骨头材质的花纹图案,使乐器更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增加了乐器的美观性;在结构上,将传统圆形琴杆改为前棱后圆,增加了琴杆的抗弯性,在底座下单独增加壳旋转的底拖,使演奏更加舒适方便;在使用上,底座钩弦处加入了微调部件,演奏定弦时精准快捷,琴弓尾部模仿马头琴琴弓进行改良,使用更加顺手。改革后的晋剧四大件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年,胡海生成立了太谷县渊方乐器厂,主要生产晋剧四大件及附属配件;戏剧使用武场铜器;祁太秧歌表演使用道具等。业务范围扩大了,但胡海生丝毫没有松懈,他严把质量关,在乐器选料、下料、成型、打磨、抛光、组装、验收每一个环节中都有专人负责。近百年的技艺传承,加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辅助,太谷县渊方乐器厂制作的乐器品质优异,音色精准,经济适用且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市场辐射至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等省市。成为华北地区主要的晋剧四大件生产基地,并与山西省晋剧院、太原市实验晋剧团等晋剧表演艺术团长期合作。年1月渊方乐器厂晋剧四大件传统制作技艺获得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年5月获得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胡海生也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晋剧四大件传统制作技艺非遗申报成功后,“把晋剧四大件传统制作技艺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晋剧四大件。”成了胡海生新的人生目标。年,太谷县渊方乐器厂开始着手设计制作晋剧迷你四大件,在保证外观、音质音色的基础上,提高了晋剧四大件的观赏、收藏价值。年5月,该厂设计制作的晋剧迷你四大件被送至美国纽约参加展示,提高了晋剧四大件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年9月,由胡海生指导制作的作品《聆听晋韵》荣获山西晋中首届非遗文化旅游创意作品大赛二等奖。在胡海生的影响下,如今两个女儿和女婿都加入了晋剧四大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阵营,大女儿和女婿在门店帮忙进行乐器维修,二女儿开直播进行线上销售,二女婿在厂里负责生产。“制作技艺复杂,年轻人感兴趣的不多。制作仍然依靠言传身教,能否掌握主要凭悟性和长期的实践体会,某些技艺难以形成文字记载,这些都是晋剧四大件传统制作技艺面临的困难。”虽然有着诸多困难,但随着孩子们的加入,看着他们在认真学习中逐渐能够独挡一面。“把我的所学和多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让他们把这一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便不负先人,也无愧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想到后继有人,胡海生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和希望!(布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