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京剧这一门年轻的艺术,从诞生初到现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戏曲的历史长河中年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中国戏曲艺人而讲这个是中国戏曲上最重要的一笔。因为这个年当中见证了一个新的戏曲形式从诞生到成熟,艺人踊跃演京剧,名角辈出的年代里。这多年的分量咱们可想而知,这年可以说是中国戏曲最辉煌的年。
跟别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一般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河北梆子是河北一带的地方戏,晋剧是山西的地方戏,吕剧是山东的地方戏。但是京剧并不是京剧的地方戏!只能说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形式,京剧的形成可以说是集当时所有主要的戏曲剧种精华为一体,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强调,经过老艺人们千锤百炼而诞生的这样一种戏曲剧种。但是中国的京剧到现在却面临着一个看不懂的问题。
现在随着戏腔的盛行,京剧元素被借鉴到歌曲当中,虽然从形式上丰富了歌曲的多元素化,但是当喜欢戏腔的这一部分朋友去看京剧的时候,却面临着一个听不懂别的现状?没有字幕看不懂,没有介绍看不懂,难道京剧真的这么难懂吗?京剧难道真的如此的高冷吗?在上世纪京剧是中国社会主要的娱乐方式,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主流娱乐方式就是京剧。“满城争唱叫天儿”的局面在当时是非常常见的形式,可见当时的京剧有多么火,当时的京剧有多么的时尚!上到王孙贵族,下到普通老百姓。只要机会合适,张嘴唱的就是京剧。为什么京剧到现在这么难懂呢?
其实,说到这里不仅仅是刚刚喜欢京剧的京剧小白,就是很多喜欢京剧的朋友在看京剧的时候,对于整个故事内容也有很多羞涩难懂的地方。问题说道这里,其实有一点现象咱么可以看到,首先一点就是关于京剧剧目的改编,因为京剧的京剧有很多拖沓剧情的地方。导演为了剧情的连贯跟节奏。将京剧中很多不适合的地方进行了删改。这样进行删改之后很多剧目在剧情上产生了很多解释不通的地方。比如《洪洋洞》中的杨六郎怎么知道骸骨是假的,《古城会》里面的关二爷神机妙算等等。这都是现在几乎是在剧情上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很多人说京剧这个东西不能较真,但是如果故事的逻辑性都不较真的话,那样是不是有悖于“戏曲者,谓之以歌舞演故事也”呢?
其次就是对于尖团上口字的理解。到现在对于尖团上口字的理解似乎越来越不了解了。京剧的唱念讲究一个字正。一个剧种有一个剧种的语言,京剧当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所以说尖团上口字就是京剧的语言,虽然说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提出过将一部分的尖字改为团字的唱,到现在还有很多字已经唱团字了,但是都用团字唱的话,虽然在推广上京剧更有利于京剧的推广,但是这样京剧会不会失去它的特色呢?
所以说,到现在创新的脚步似乎感到有些快,面对这琳琅满目的新编戏,对于很多传统戏已经面临着失传的边缘。创新的前提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上。如果单单在形式上靠吸引观众的话,演员自身的能耐得不到提高,这样的京剧又怎么好看呢?所以说不是京剧看不懂,是现在的京剧可能已经被失去了当初的魅力,现在的创新脚步有些快!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还有很多要说的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