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型晋剧王家大院的台前幕后

北京哪家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057338.html

青砖蓝瓦唱晋中王家归来看大戏

新编大型晋剧《王家大院》剧照。史曼菲摄

本报记者宋小芳

年金秋的北京,灯火璀璨的国家大剧院内首次回荡起韵味醇厚、梆板激扬的晋剧旋律,LED屏幕上青砖蓝瓦的深宅大院、家族祠堂,把观众带进了山西省晋中市著名景区王家大院。北京观众与山西老乡来了,天津的80后90后来了,众多观众闻讯专程从河北、山东、陕西等地汇聚到国家大剧院,争睹新编大型晋剧《王家大院》的风采。演出结束时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与喝彩,表达对这部戏剧的认可与喜爱。老艺术家郭兰英坚持看完整场演出,还激动地上台看望慰问演职人员,对这部戏给予高度评价。目前,国外华人界正在为这部大戏走出国门进行不懈努力。

王家大院素有“民间故宫”的美称,一句“王家归来不看院”是媒体对景区的解读。晋剧《王家大院》的成功,让建筑艺术与舞台艺术、民族精神与地方风情、历史传承与戏剧创新共同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王家故事,以艺术感染力传达“王家归来看大戏”的无限意蕴。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家的故事为何如此感人?同是门庭冷落的戏剧艺术,晋剧《王家大院》缘何登上最高艺术殿堂?记者于近日对该剧主创人员进行了深入采访。

中国梦与晋中梦交融的艺术结晶

弘扬灿烂深厚的地域文化,实现多万人民的幸福追求,是所有晋中人与晋中市历任主要领导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晋中实践。晋剧《王家大院》取得的巨大成功,正是中国梦与晋中梦交融而成的艺术精品。该剧的创作缘起于年。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山西代表团代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岐山参加山西代表团讨论时说,山西是革命老区,山西文化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转型发展任务很重,要注重挖掘以王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中蕴藏的正能量,激励山西全面发展的步伐。

王家大院是晋商文化的重要载体、晋中文化旅游的一大名片。立即响应领导期待,打造文艺精品,激励发展士气,让建筑遗产与非遗精品一道为晋中的发展加油助威。晋中市主要领导当即发扬晋商勇于担当的精神,主动承担起了这份重托,并迅速组织宣传文化部门投入了匠心运作。

灵石王家自元代以来“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多年家族史中鼎盛八代、历时余年,王家的家风传承及家族文化功不可没。年,中纪委网站推出《山西灵石王家大院:规圆矩方正品立身》,披露了王氏家训:“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家风传承是齐家之本,家国一体是民族之魂,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如何从王氏家训入手,体现家国情怀和实现晋中梦、中国梦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王家大院》创作的突破口。近年来,由晋商文化演绎出来的文化精品并不鲜见,晋商大戏中比较成功的有电视剧《乔家大院》、电影《白银谷》,还有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等等,这些艺术作品都曾引起相当的轰动效应。突破珠玉在前的压力,再推精品力作,成为晋中上下的重大课题。接到任务的晋中市宣传文化部门为此全力以赴,经周密策划、精心创作,历时5年时间不断打磨完善,新编大型晋剧《王家大院》日臻成熟。该剧由清末王家家事入手,讲述了以长子王崇仁为首王家族人在家训规范下,由修身齐家而实现治国平天下抱负的故事,全剧贯穿着厚重的家族亲情、家国情怀以及浓郁的晋中风情。该剧自年在晋中首演后,年2月到省城太原的山西大剧院进行了专场汇报演出,年4月登上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年9月应邀到国家大剧院演出并获得高度评价。截至目前,该剧共计演出了余场,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已经传播至海外,全球华人圈对它充满期待。

晋剧《王家大院》的成功,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年,该剧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重点项目扶持,年获得山西省第11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年获得首届山西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奖。山西省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胡苏平为该剧连叫“四好”:“编剧编得好、导演导得好、演员演得好、舞台设计舞美组织得好”。晋剧专家断言,这部戏将成为继上世纪80年代晋剧里程碑《下河东》剧目之后又一精品,必将成为晋剧发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国内戏剧评论界也给予其高度肯定,不少专家撰文剖析该剧的艺术及现实价值。

权威创作团队与顶级艺术殿堂

晋剧发源于晋中,以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道白亲切、清晰著称,具有浓郁的晋中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地域风格,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以晋剧表现《王家大院》的基调被首先确定下来。晋中市宣传文化部门在市领导的要求下,以“跳出晋中看晋中、突破自我见大我”的格局与境界,为《王家大院》求贤请能,组建了一支星光熠熠、大腕云集的创作团队。

国家一级导演、江苏省京剧院导演石玉昆应邀出任《王家大院》导演。他执导了40余出(部)戏剧作品,其中地方戏作品十余种,曾获得包括首届文华奖在内的各类大奖,是戏剧界泰斗级人物。在他与晋中复排导演刘丽玲、靳宝雄、胡万彪的共同努力下,《王家大院》突出了晋中特色、唱响了时代旋律,散发出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王家大院》剧本原创为山西省文化厅戏剧研究室三级编剧马雪艳,这位在王家大院边上、一个酷爱晋剧艺术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编剧,为作品打下深深的晋中底色。改编后的《王家大院》基本保留了原故事架构与场景。参与改编工作的另外两位编剧是太原市实验晋剧院一级导演马肇禄和两获全国戏剧文学类最高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的河南省濮阳市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贾璐。贾璐的作品曾被京剧、晋剧、豫剧、蒲剧、曲剧、评剧、吕剧、越调、秦腔、黄梅戏、眉户戏、漫瀚剧等剧种广泛排演,创作经验丰富。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艺60年的国家一级作曲家朱绍玉担纲《王家大院》作曲。他是国家非遗传承人,首创“京调”,以戏剧音乐创新著称,被称为当代京剧作曲“第一人”,获奖无数。他与本土戏剧作曲家秦书瑞一起,对音乐与唱腔进行了精雕细琢。在排演过程中,乐队琴师王刚柱、鼓师郭海成等,也对音乐创意、唱腔设计提出意见,集体智慧的光芒为传统戏剧融入了与时俱进的审美节奏。

蒙秦为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师,佳作等身。山西电视台舞台美术设计师杨德光为《王家大院》设计了LED大屏。他们配合推出的电子舞美设计惊艳了舞台,厚重的传统戏剧与轻盈酷炫的电子舞美相得益彰,让观众随剧情体验晋商深宅大院,聆听汾河蜿蜒欢唱。

服装设计蓝玲是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曾为十多种剧种设计了飘逸华美的演出服装,享誉戏剧舞台。来自国内戏剧界的专家们,在与我市创作团队的合作过程中,深入领略到了晋剧的艺术魅力,发现了一批坚守晋剧传承的优秀人才。同时,他们也给晋中带来了前沿的创作理念,以及对舞台艺术的敬畏与严谨的作风。外来专家与本土艺术家的默契配合,让《王家大院》立足晋中,走出山西,登陆国家级大舞台。

晋中市演艺有限公司、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和演职人员承担《王家大院》的演出任务。两家机构集中着一批晋剧非遗传承人,以及“梅花奖”“杏花奖”获奖演员。演出中,他们角色不分大小,戏分无论轻重,分工协作、勇挑重担,共同呈现出晋剧发源地的整体艺术水准。

从台上到台下的担当与奉献

“从一开始不懂晋剧,到现在深深沉迷其中。我与《王家大院》一起走过的这几年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晋中市文化局副局长程志峰告诉记者。从接受任务,到外请专家、组织研讨、协调排练、服务演出,晋中市主要领导和宣传文化部门的负责人多次调研指导、悉心把关研讨,投入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辛而宝贵的台下功夫。尽管舞台上没有他们的身影,但演职人员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没有领导的帮助与推动就不会有如此辉煌的舞台作品,如果不是政府部门的指导与引领,仅凭演员的努力难以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和海外观众的认可。

《王家大院》排演时正值隆冬,但促狭的排演场地却没有供暖设施,年事已高的专家团队和演职人员一起在严寒中奋战。领衔主演王珍如是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她在舞台上大义凛然、气贯长虹,专家评价她在台上的表演全无女相,连观众都不敢相信她是一名女性。排演时石玉昆导演曾问她能否舍得一头秀发,让外形更加符合角色要求。而她内心早已认定,为角色牺牲什么都是应该的,这是一个演员的起码修养。每次演出前,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将一头秀发理个精光。另一位主演郑芳芳,开锣前脱下病号服粉墨登台,落幕时匆忙卸妆继续治疗。唱腔设计秦书瑞,创作期间为了交流方便住进朱绍玉家,二人一起切磋每句唱腔。对朱绍玉提出的修改意见,他总是连夜修改,次日继续向专家请教。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向老艺术家学习创作和艺德,还帮老艺术家迷上了晋剧。

善于激发演员自身创造力和舞台爆发力的石玉昆导演,注重挖掘晋中本地的民间艺术特色,作为晋剧舞台上的点睛之笔。第一次完整彩排结束时,王珍如等晋剧演员在舞台上的出色发挥令他分外惊喜,他激动地给夫人打电话,力邀她前来欣赏晋剧艺术带来的心灵震撼。复排导演刘丽玲介绍,《王家大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观众席上常常安静得只听得到呼吸的声音,但两个小时内爆发的30多次掌声与喝彩,又回馈给主创者排山倒海般的热情。

晋中市文化局局长巩海湛介绍,近年来,晋中几乎每年都有文艺精品问世,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发展的士气。年以来,历任市领导都非常重视晋剧《王家大院》的创作进程,几任宣传部长均频繁参与作品的精细打磨,指导创作团队坚持以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实现对晋剧艺术的传承发扬,以晋商的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来打造新时代艺术作品。在5年来的实践中,他和《王家大院》创作团队认识到,要推出一部立得起来、走得出去、传得开来、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精品,不仅需要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更需要敢突破、懂坚守、有魄力的全景式格局与境界。《王家大院》的成功证明,晋剧艺术不是缺乏走出去的秉赋,而是缺乏走出去的创意和信念。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社会影响与艺术感染力的交融,包括晋中社火、祁太秧歌以及西洋乐器、电子舞美等引入晋剧舞台的创意,为传统晋剧插上飞起来的翅膀、凝聚传开来的能量、构建走出去的桥梁,令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艺术的期待。晚上从不出门的八旬老艺术家郭兰英,因《王家大院》破例听戏到深夜毫无倦意。不懂戏剧的年轻人为《王家大院》放弃歌厅酒吧,沉醉在舞台艺术带来的享受中。事业有成的晋商后人,从《王家大院》中汲取正能量、传承主旋律。海外华人,期待《王家大院》将乡情与祖训传播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他坚信,晋中与晋剧还可以走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