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永君绥德,一个有文气的地方西部文明播

绥德是文化县。

绥德“全国文化先进县”的牌匾是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同时,还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石雕、秧歌、唢呐、民歌、剪纸五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这是绥德人至高无上的光荣。

有一种说法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黄土文化,黄土文化看陕北,陕北文化看绥(德)米(脂)。

浸润在时光长河里的绥德秦汉文化、红色文化、黄土文化,历久弥香,文脉绵长。

一个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陕北小县,何以具有如此深厚而灿烂的黄土文化艺术魅力?

1

“绥德”,一个清亮而儒雅的名字,始于北魏,取“绥民以德”之意。

上古为五龙氏地,秦时为三十六郡之一的上郡。汉立并州,唐置绥州。宋时归属西夏,明朝为边陲九大军事重镇之一的延绥镇。清为直隶州。

三百多年前,大清皇帝乾隆看重此地,题赞“秦汉名邦”。清知州江士松更是对绥德厚爱有加,于县城中心石崖题刻“天下名州”,成为绥德一张亮丽的名片。因盘踞于陕晋宁蒙四省枢纽,又称西北“旱码头”。

2

古今悠悠数千年。

站在绥德这块神奇的黄土地上,举目凝望,我的目光穿透苍茫的历史云烟,我的思绪在远古陈迹里游荡——

我想探寻绥德历史文化渊源,梳理与回顾绥德文脉发展走向。

自古以来,绥德是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融合的一块边陲重地,成为阻挡匈奴铁蹄踏进中原与长安都城的前哨。

秦代,秦始皇在此设北方第一门户,命内史大臣蒙恬率兵30万镇守于此,又命长子扶苏监军,抵御匈奴侵犯。

西汉,飞将军李广调任上郡太守,历尽70余战,勇克匈奴,威震塞上。

北宋,名将高永能百战西夏,血染沙场。

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寨、堡、烽火台,以“安定边塞”。至今,战争遗迹犹存。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似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冰冷的诗句,惨烈的意境,一派慷慨悲歌……

好在,还有许多农耕文化初期的神话传说,还有凄婉悲凉的信天游,高亢嘹亮的唢呐,抚慰着一代代百姓。

军事征战与文化交融,形成绥德乃至陕北文化的雏形。

频繁的战乱,也给名州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边塞军旅诗词。唐之温庭筠、贾岛、韦庄,宋之苏轼、司马光等都有诗作留存。这些诗词,对绥德文化的浸染是广泛而深远的。

信天游由来已久,传说是商汤即兴而作。《尔雅》中便有“甘雨时降,万物以嘉”。陕北民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诗经》的延续,是“活着的《诗经》”。

3

来绥德的游客,都知道名州有三大著名景点:扶苏墓、蒙恬墓和汉画像石馆。

它们是绥德秦汉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印记。

我曾多次陪外地朋友,去城内疏属山和县一中校园拜谒秦太子扶苏墓和秦大将蒙恬墓,我对他们说,扶苏和蒙恬深受绥德人敬仰和爱戴,他们“忠勇仁义”的精神已融入绥德汉的血脉之中。

疏属山绥德汉画像石馆,是绥德石雕艺术的最初渊源。那些青石上呈现的是一个绥德汉代社会的缩影。

我还想说的是,汉代上郡太守,飞将军李广也是绥德人仰慕的一位英雄,有关他的遗址至今犹存。李广寨(现四十铺暖泉沟村北山寨),洗马湾(现西马湾村),铁骑坪(现铁茄坪村),是将军征战上郡时扎寨、洗马、屯兵之地。现在,小学语文课本有唐代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写的就是名将李广射虎的故事,传说绥德城东面的虎焉村就是李广射虎的地方。吟诵唐诗宋词的孩童,可晓得李广将军在绥德远去的背影和留下的故事?

有关凭吊扶苏、蒙恬及李广的古代诗词很多: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树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唐.胡曾《杀子谷》

时巡几度过东岗,漫访将军古寨场。

自是承平无战伐,闲花野草任芬芳。

明.曹连《李广寨》

绥德城北二里处大理河边有一个小村叫“落雁砭”,相传西汉时王昭君奉旨出塞远嫁匈奴,途经此处时,路边的花儿都向她露出笑脸。一只大雁被昭君美貌吸引,晕头转向,从空中坠地,故此村庄名曰“落雁砭。”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受命归汉至上郡,已是两鬓秋霜。唐韦庄《绥州》一诗记载:“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乐府.诗集》的《上郡歌》(上郡即绥德)产生于汉成帝(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8年在位)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迄今为止见于史书最早的陕北民歌。有人说,这是汉朝时期陕北的“东方红”。

4

绥德文化教育出现又一次兴盛是在明清。

我想起“雕山书院”。

疏属山山腰的“雕山书院”,创建于清雍正年间,因绥德旧时为雕阴郡而得名。讲堂正中悬挂“学问务高深秀发文山理水,科名期显达祥呈凤岭龙湾”,体现了书院办学宗旨。我曾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有幸目睹了绥德师范(原雕山书院)校园景色,古色古香,气势不凡。最让人感动的是,全国许多书院都是“民办公助”,而雕山书院则是“官办民助”模式,开启了官方重视教育的先河。绥德文化教育历来在陕北遥遥领先,与历届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大都建有孔庙或文庙。绥德文庙与学宫连为一体,早在金承安五年()就建于城内嵯峨山,比其他地方早建几百年。现文庙有照壁一座,学宫仅余尊经阁和阁东3孔厢窑,照壁由砖砌成,上有“五龙壁”石雕一块。文庙和学宫历来是绥德人尊孔读经之处。

在明代,绥德还出了个大文人马汝骥,明正德十年中进士官做到礼部右侍郎。他学识渊博,能诗会文,著有诗集《西乐集》共八卷,收入《四库全书》。

明清两代,绥德考取进士55人,举人人,贡生人。城内围窑“一门三进士,父子二翰林”的张璨父子是当时精英人才的突出代表。

5

清末民初,是绥德史上最苦难的日子,也是传统文化最黯淡的时期。

据《绥德县志》记载:“光绪三年()旱,大饥,人相食,饿殍载道,赈银两,设粥厂。”

为了生存,百姓们背井离乡“走西口”,上银川、内蒙揽长工、赶牲灵。“下南路”去人口稀少的延安逃荒谋生。

“老绵羊皮袄顶铺盖,穷日月逼得咱走口外”。

同时,绥德黄土文化的多元性、复合性与开放性,使这里出现了大批石匠、木匠、毡匠、皮匠、油画匠、泥水匠等能工巧匠。还涌现出说书的、唱曲的、剪窗花的、闹秧歌的、吹唢呐的、打卦算命的等。绥米人顺便把信天游、唢呐、剪纸等民间艺术带进延安人的生活中,与延安文化融为一体。

绥德到延安多公里,绥德到米脂仅40公里。同饮无定河水,同吃小米饭,老话说“绥米一家人”,“绥米千古一脉情”。

在绥米人的意识里,求学不成学手艺,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这里“五色匠人”遍地,有些村甚至多一半农户是手艺人。这些耍手拾艺的人虽然也奔波,也劳累,但能挣来活钱,受人尊重,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余秋雨说:“陕北人即使衣衫褴褛地走在世界上,也会被人看出是有文化背景的人。”

6

历史步伐迈入现代大门。

这一时期,本县传统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抗战时期,这里是抗击日寇西渡黄河的前沿阵地。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既是延安的总后方,也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北大门。

年,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绥德疏属山原“雕山书院”创立(年更名为“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揭开本县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绥德人李子洲高举革命大旗,播撒红色火种,燎原了陕北大地。学校被誉为西北革命策源地,培育英才的红色摇篮。“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是李子洲为学校确立的校训,成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灵魂。

我每次参观绥师“校史展览馆”,心中就有一番波澜,就有许多联想与回忆。

如果说,“雕山书院”“文庙”“学宫”是绥德古代文化的堡垒,那么,“绥德师范”则是绥德乃至陕北红色文化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年2月,绥德解放,设立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陕甘宁边区政府。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5县。绥德分区有50万人口,是陕甘宁边区最大的一个分区。

抗大总校年迁至绥德。在绥德办学三年,其艰苦创业,顽强进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绥德。

7

长期饱经战乱,备受苦难的绥德人,从红军和共产党那里看到了生存的希望,纯朴、粗犷、豪放的性情使他们有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与动力,更乐于接受新事物,积极投身于革命大潮——

这时候,在绥德,出现了根据真人真事编成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和了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

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硷畔上灰不塌塌。

有心拉上个知心话,又怕人笑话。

……”

年,延安鲁艺工作团在绥德分区活动了三个月,一边演出,一边收集、改编陕北民歌上千首。何其芳、张松如编辑出版了第一部《陕北民歌选集》,陕北民歌对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翌年春节,延安掀起了以陕北大秧歌为主体的新文艺运动。

一次次革命大潮,给绥德黄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增添了新的活力。清新健康的陕北文化,滋润了革命,也滋养了延安精神,成为延安精神的一部分。《三十里铺》《赶牲灵》《兰花花》等一大批陕北民歌掀起音乐史上的红色狂飙,很快席卷全国,并影响了一个时代。

红色基因从内心出发,从脚下出发,遍布每一个神经末梢,主动而从容地抵达每一个绥德人的骨子里。

8

新时期以来,绥德文化教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年秋,绥师附设专修科。年更名为“绥德师院”,是榆林地区最早的大学,为陕北地区学术文化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年,绥德师院迁入榆林市区,现为榆林学院。

年以来,绥德师范开始在榆林范围招收普师专业学生,为榆林地区培养了大批中小学教师。年,该校迁址于绥德东门滩新校区后,原校址又办起绥德实验中学。年3月,绥德师范并入榆林学院,成为“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

绥德文庙与学宫原址上又先后创办绥德职业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事业薪火相传,文脉延绵。

改革开放以来,绥德中学、绥德一中和城区一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榆林市前茅,一大批优秀学子迈进北大、清华等全国名牌大学。榆林市南六县无数学子纷纷慕名前来求学。

年,中央歌舞团曾在绥德县数千名歌手中精选三十多人,组建了陕北民歌合唱队,使陕北民歌有了国家级演唱团体。

常永昌、杨进山、李治文、刘燕生、白秉权、刘燕平、杨巧,以及近年来以贺国丰、雒翠莲、雒胜军、小夫妻组合等为代表的绥德歌手,在各个时期引领风骚。

9

后来,绥德依托本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高举“文化引领”大旗,在推进榆林副中心城市、生态宜居示范县和红色旅游基地上迈出新步伐。

年,《绥德文库》出版,该《文库》包括秧歌卷、石雕卷、民歌卷、唢呐卷、剪纸卷等,共18卷,20册、上千万字的容量,是对有记载以来绥德民间文化艺术的一次大规模收集、整理和收录,具有里程碑意义。

年,《绥德人文大观》系列丛书出版,共四卷十一本。在更大范围内记载、挖掘、整理、探究、承接绥德文化时代脉络。

近年来,绥德对县境内7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保护。现在,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8项,市级19项,县级81项。

由绥德晋剧团上演的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年7月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大获成功,被列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厚重的黄土文化,一次次吸引了央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