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我们年轻人的时代里,不会再有人喜欢抑扬顿挫,宛转悠扬的中国传统戏曲了,可是我们儿时也都跟随爷爷奶奶看过那惊艳绝伦的戏曲,或许那个时候我们都不懂台上的戏子在哼着怎么样的曲调,“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学生时代里看到这样的句子心里总是会迷恋吧,明代词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将昆曲在那个年代推向了顶峰,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好好欣赏一下昆山腔-昆曲的魅力。
年来年去是何年
昆曲,本名被称作“昆山腔”又被叫做“昆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现如今被人们叫做“昆剧”。昆曲的缘起是在中国的明朝年间,从苏州太仓南码头的渔夫出海打渔时哼唱的曲子为基调,后来经过魏良辅的改良走向了全国,到了明朝的中期昆曲被传唱到了顶峰,独领了中国戏曲剧坛将近年的时间,成=成为了中国戏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种。
昆曲表演讲究的是声形具细,唱念做打,配合舞蹈以及武术等形式的舞台风格,昆剧的基调一电磁雅典,型腔婉转,表演细腻而闻名戏曲界,所以昆剧也有一个非常霸气的称呼,它在中国戏曲界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的主要表现道具是以鼓,板控制延长的节奏,在搭配上曲笛,三弦琴瑟以及半屡琵琶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昆剧的唱念语音被称作“中州韵”,昆曲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属于戏曲艺术品中的珍品佳作,很多老一辈的戏曲艺术家将昆剧又比作“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剧在年也被李娜和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传代表作”。
看见了光不流浪
昆曲自问世到现在已经有多年了,昆曲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水磨调”,因为昆曲发源自水乡,而且它的发声腔调软糯,细腻,听起来特别像江南人民吃的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故水磨调因此而得名。在明代万历年间,经过魏良辅的改良之后,昆曲的传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唐诗宋词元曲,昆曲的表演当时出现在了任何场所也更加的多样化,社台,别墅,屋舍,草台乡间,甚至是江南鱼水人家的楼船上,昆曲掀起了犹如开元盛世一般的空前盛况,在那个封建的社会,甚至允许女眷外出观剧。
在一些关于昆曲的记载中,大型的昆剧表演甚至出现了“万人振臂高呼”的场景,盛况就犹如现在的演唱会一般。在那个年代也涌现出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的剧作家,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优秀曲作品,首当其冲的就是昆曲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和《长生殿》,作为汤显祖最著名的作品集到现在仍然被改编成各种版本传颂。《牡丹亭》将神秘而且瑰丽的爱情梦境描绘的栩栩如生,《牡丹亭》的故事冲破了当时中国传统思想,超凡脱俗的违背了道德中的情与理的羁绊,汤显祖在整个故事里讲述了一个一生只为寻爱的女子,她尝试这去追寻那种所谓的“情之所至”,或许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观,为,饿哦到了极致。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昆曲的台风和它独特的风格自成一派,带给观众最大的印象就是情感输出非常强烈,动作柔美,昆腔也以华丽,儒雅,飘逸著称,搭配上唯美的场景搭置,昆曲表演的艺术性已经达到了戏曲的最高境界,也是因为这样,晋剧,川剧,赣剧,越剧,闽剧等其他种类的中国戏曲,在艺术性上都从昆剧上有所借鉴。昆剧的剧本尤以爱情故事为主,恢弘大气,缠缠绵绵,最能感动人心,如果用一句话描写昆剧那就是“戏子入画,一生天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