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我看来,其实很多人把“有更好的工作”和“养家糊口”这两个概念给搞混淆了。
比如有人说:人都是懒死的,没有穷死的。
这话看起来好像很对,但当你仔细一想,你其实就会发现,这句相当于“正确的废话”。一个人如果勤奋都会被饿死的话,那这还是21世纪的社会吗?
同样的道理,在21世纪的今天,仅仅只是温饱就足够了吗?
基于这两点,我们可以知道,勤奋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没错;但仅仅只有衣食无忧,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考虑到住房、结婚、生子、养老教育等一系列大问题。
现在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有更好的工作呢?
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极容易受到“幸存者偏差”的影响,因为自己的经历是这样,就误以为所有人的经历都和自己相同,这显然是错误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说我自己的思维转变。
过去我一直认为,人定胜天,只要你足够勤劳优秀和努力,一定能够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但后来当我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把这套理论用在我工作上时,我才发现在真实的职场中,这一点并不能够完全适用。
为什么?
因为我过去只考虑了自己的因素,却忽略了竞争的因素。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却并不如此。
你在公司里很敬业很认真在工作,可公司里的其他员工,大部分都很敬业很认真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一个环境中,当所有人都很勤劳和认真的时候,那么你的勤劳和认真就不再是稀缺的,甚至也不是你竞争取胜的唯一因素。
于是,我们就开始竞争其他维度。
例如人脉、资源、天赋、家庭背景、甚至是长相颜值、情商等等,都可以拿来和别人区分高低不同。
因此,如果你说自己有勤劳和认真就能够找到“好工作”的话,那么请你去CBD看看,那些在六七点就起床上班的年轻人,哪个没有你认真勤劳?
当然,勤劳和认真的确能够让你饿不死,但你的人生目标和希望,真的仅仅局限于“饿不死”吗?
显然,你还要更多。
这是我的第一个思维转变,即光有勤劳和认真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砝码来支撑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去和他人进行多维度的竞争。
那你肯定又要问了,既然光有勤劳和认真还不够的话,那为什么不借助资源和人脉来让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思维转变,对大部分人来说,勤劳和认真反而是最廉价的竞争砝码。
这一点,我也是花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接受这一事实。
为什么勤劳和认真在今天的就业市场中反而是最廉价的?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人脉也好资源也罢,从原生家庭到天赋,这些都不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人给予你的东西。
反观勤劳和认真,反而最容易获得,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获得。
前几天重温了一遍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天注定》,最后那段故事反而很吸引我,一对年轻男女在东莞相会,男的在娱乐城做服务员,女的在娱乐城做接待,他们在一起擦出了爱的火花,当男孩吻了那个女孩的时候,他鼓起勇气说:跟我走吧,别在这里了。
女孩子问:去哪?
男孩子迟疑了一下说:去哪都可以。
女孩子又说:欢场无真爱,我已经是孩子她妈了,女儿三岁。
于是男孩子离开了东莞娱乐城,去了同村的一家工厂打工。第二天,男孩子他妈打电话催他给家里打钱,男孩子说刚换工作没钱,他妈质问他把钱花哪里去了,镜头之下,男孩子掩面哭泣。
镜头一转,他从宿舍跳了下来。
电影《天注定》的最后,一位晋剧演员在台上唱着:你可知罪?
自此,影片完结。
其实贾樟柯在这部电影里想表达的东西我认为就一个:个人的努力在时代面前,显得是那么不堪一击。
这就是天注定。
说了这么多,当失业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怎样才能有更好的工作呢?
我的答案其实也呼之欲出了,当大环境变得恶劣严峻起来的时候,对普通人来说,要想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经济好的时候你都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当经济放缓时,内卷加剧,竞争多元化,而普通人只有勤奋和认真时,反而更找不到好的工作。
因此,比起找到更好的工作,一个更实际的做法是,先保住工作,减少大宗品消费,存钱,不要提前消费和透支消费,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无法开源的时候,只能在节流上多做文章。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就连很多头部公司都在进行人力优化的原因。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