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报记者陈彤
7月7日,晋中乡土文化与非遗电影展映月第五场“秧歌未央”暨“纪念太谷秧歌剧团成立40周年观影座谈会”在晋中图书馆电影厅举行。观影活动由晋中市文化局主办,晋中市图书馆、太谷县美韵太谷秧歌剧团和太谷纪录存在工作室承办,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晋中艺术学校等协办。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她听说晋中老乡举办此次活动,特别写来贺信委托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的弓宇杰在活动现场宣读,贺信中说道:“晋中的朋友们举办观影座谈活动,我非常感动,表示热烈祝贺!我从小就听太谷秧歌,那优美的旋律、浓郁的乡土味道,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中,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是我的乡音!新中国成立前第一次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我在火车上唱,由诗人阮章竞填词完成了《妇女自由歌》的创作,演出后流传一时。实际上,这是四首传统秧歌调连接起来的。我走上国际舞台,离不开太谷秧歌的滋养。四十年前,香蛮师傅参与创建“太谷秧歌剧团”,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今,虽然香蛮师傅等老一代秧歌艺人离开了我们,但是秧歌的种子留了下来。我非常怀念和香蛮师傅合作演出的愉快时刻,期待看到秧歌剧团的演员们更精彩的表演。衷心祝愿太谷秧歌在晋中大地上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年,太谷县成立了太谷秧歌剧团,在全县余名报名这种录取了20余名学员,开始教授秧歌。太谷秧歌老艺人香蛮旦和太谷晋剧团编导韩如意担任秧歌剧团的教师,香蛮旦教授唱腔,韩如意、石翠玲等教授身段及舞台表演。在边学边演的过程中剧团不仅学习传统秧歌,还编排了四五十部大戏,创造了一个个辉煌。
曾参与过太谷秧歌剧团创建的郭齐文、韩如意出席了“秧歌未央”观影活动并讲话。他们回忆了太谷秧歌剧团创立到现在的点点滴滴,并对以后的传承问题与在场的各位交流。他们说:“太谷秧歌乡土气息浓郁,极具地域色彩和艺术魅力,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多少年来一直是我国音乐工作者和民族歌手创作的源泉。但是在传承问题上具有很大的挑战。”郭齐文曾做过《太谷县志》的主编,年还和太谷秧歌老艺人香蛮旦、陈建民合作出版了《太谷秧歌》一书,他得知要举办纪念秧歌剧团成立四十年观影活动,他说秧歌虽然演员在老化,市场在萎缩,剧团在解散,但是秧歌还传唱在人们心中。郭齐文欣然为本次活动题写“秧歌未央”四个字。
晋中艺术学校副校长刘丽玲,晋中学院音乐学院常士继教授、常晓菲老师分别谈了太谷秧歌在院校传承与教学的情况。近年来,太谷秧歌国家级传承人白美云、孙贵明走进山西多所高校传授、展示太谷秧歌,对太谷秧歌的传播、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刘丽玲副校长表示,晋中艺术学校愿意为太谷秧歌的传承去努力。
太谷秧歌剧团自成立以来,不仅是传承了一个剧种,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传承人,还将太谷秧歌申报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贵明、白美云,以及一大批省、市级的优秀传承人刘双寿、董燕燕、杨承迁、白利民等都为秧歌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年,他们在中央电视台录制了“逛太谷、看秧歌”节目,还参与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厅举办的为国庆60周年献礼演出;还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山西文化周展演,参加了由市文化局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的太谷秧歌交响音乐会上半场传统太谷秧歌的演出。对推广太谷秧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在天津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演出,受到广大专家、老师、学生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白利民、孙贵明谈了太谷秧歌剧团的历史和现状,他们指出虽然太谷秧歌的传承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他们愿意为秧歌的未来继续努力。白美云、孙贵明、白够明在现场分别为大家演唱了《洗衣计》《徐九斤升官记》《割田》。
最后放映了乡土文化学者刘红庆参与创作拍摄的三部微电影《世纪偷情》《鸡年夸鸡》《夸农谷》。刘红庆主持了本次观影活动,并他讲述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和他与太谷秧歌的情缘。说道:“我们今天不是纪念剧种,而是纪念一个剧团。因为很多时候,一个非遗项目因一个团的一群人的存续与否,或辉煌,或沉寂。太谷秧歌剧团是这样,晋中大地上乃至全国的艺术团体又何尝不是这样?百年来,政治动荡,世事变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很难留存一个百年老团。这是体制使然,个人在大社会的洪流里,实在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但是,无论怎样,晋剧还在,秧歌还在,琴书还在,开花还在,花戏还在!我的努力只想说:秧歌未央,我还在心里爱着你!”
7月14日三点将播放没眼人专场,由著名导演亚妮所拍摄的《向天而歌》《弟弟的歌》,今年又是左权盲人宣传队成立的八十周年,没眼人将在晋中图书馆演唱并举行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