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网王永和蔚县古戏台与晋剧澎湃在线

北京最好的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812957.html
                            

在蔚县村堡中穿行,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处处造型典雅的古戏台,耳边传来的是广播喇叭和农家院收音机播放的晋剧演唱声。古戏台,是晋剧在蔚县传承的历史标志。晋剧,是蔚县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先从古戏台说起

蔚县古戏台现存余个,多是大清同治年间建造起来的。蔚县的古戏台,多数外观与山西大同地区的古戏台相似,只有少数因地制宜,结构奇特。这些老戏台目前多已废弃,只有少数经过翻修改造后仍在使用。

蔚县的古戏台,与村堡寺庙相邻。历史上逢年过节,村民到寺庙上香,同时看戏。村堡庙会,是蔚县独特的民俗活动现象。

随着生活环境变化,民间的晋剧班子逐渐消失,村堡古戏台也随之废弃。

在村堡古建维修中,有些古戏台摇摇欲坠,因缺少资金无法修复。

大村堡资金筹措较多,古戏台经过维修,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这是八年前拍摄的穿街戏台,如今修旧如新,失去了原始风貌。

再说说蔚县的晋剧

晋剧的前身是山西梆子。具体说,山西境内有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上党梆子、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其中中路梆子分布最广,影响最大。解放后国家将山西梆子统一命名为晋剧,列入中国戏剧大剧种行列。山西梆子起源于明代晚期,兴盛在清代中晚期。道光初年,随着晋商的崛起、流向和延伸,中路梆子在四大棒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主流。道光皇帝登龙廷,山西梆子又时兴。中路梆子在晋中地区受到晋商推崇,先是挺近雁北(大同)地区,然后向河北西部、陕西东北部推进。蔚县与山西广灵县接壤,晋剧就是在这个时期传播进入蔚县的。

看戏是蔚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村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请当地戏班来唱戏。有些大村堡,还有自己的戏班子。晋剧在蔚县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一斑

这是古戏台内的壁画,从中可以看出清代晋剧部分角色形象。其中女子角色扮相,已是清代妇女衣着。

这是古戏台木质隔段上的剧目绘画,从中可以看出清代晋剧剧目十分丰富。虽然有些剧目已经失传,但对戏剧和绘画,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是建国初期的乡村剧团的部分道具,作为集体财产数十年来一直保存在生产大队仓库。

这是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剧团道具,据说其中的绸缎材料蟒袍盔靠,当年价格十分昂贵。

当年村里扮演《三关点将》的老艺人们先后离世,村办剧团后继无人。如今村里人利用原来的服装道具组成民俗表演队,逢年过节为本村表演并参加乡镇汇演。

最后说说晋剧在蔚县

晋剧之所以能在蔚县代代相传,与爱好者众多、政府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针指引下,县政府在50年代开始组建专业剧团。此后又开办了晋剧学校,进行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批晋剧专业人才。与此同时,退休的晋剧老艺人发挥余热,自发组成民间剧社,使晋剧在蔚县广泛传播。

这是年元宵节,蔚县晋剧学校学员在玉皇阁为游人表演威风锣鼓。

剧团每年春季送戏下乡,在各乡镇间巡回演出,深受村民欢迎。这是年3月20日,在老戏台上为村民演出全本晋剧《秦香莲》的情形。

蔚县晋剧团曾在全国传统戏剧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奖,并培养出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演员各一名。这是国家二级演员刘晓华(左一)与王晓华合作表演《烂柯山》的情形。

蔚县是国家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县,其中蔚州秧歌(剧)历史悠久,百年传承至今,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

蔚县民间剧社也很多,演职员以民间老艺人为主体,经常为社会演出。这是年10月3日,蔚县戏迷协会为庆祝国庆、中秋双节为居民义务演出的情形。

蔚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县。晋剧在蔚县,如火如荼。

王永和,北京摄影艺术协会会员,解放军退休大校军官。从事过七年专职新闻工作,在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百余幅。年以来参加国际摄影比赛,获得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3枚、勋带奖十多次。擅长人文摄影,近几年以蔚县为主要拍摄题材。热心社会助学活动,义务为蔚县有关方面拍摄制作图片数百幅,被聘为蔚县献爱心工作团顾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