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早年,“四小名旦”中的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都受到过尚小云的指导,张君秋还是尚小云的义子。在顾正秋的回忆录中专门提到张君秋向她传授了一出《汉明妃》,到了台湾之后顾正秋经常演这出戏,理论上讲她应该是保留了当年的样貌,当然也有可能做过修改。
在顾正秋留下的录音中,可以听到尚小云先生在五十年代实况里没有保留的那些唱段,尤其是“冷宫”那场转的大段唱腔。虽然顾正秋并不是照式照样的“尚派”唱腔,听上去可能更接近“梅派”,但其剧本应该就是“尚派”的。全部《汉明妃》台湾实况
顾正秋、马维胜、叶复润主演
早期弟子梁秀娟也留有一些录音。当然,我们现在舞台呈现的传承版本,主要来自中晚期的弟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尚长麟(~),其兄长春工武生,其弟长荣工花脸,他是唯一继承“尚派”衣钵的,所以父亲在他身上倾注的心血一定很多。
尚长麟11岁开始跟着父亲学戏,16岁时又拜荀慧生、程砚秋为师,学习了《红娘》《红楼二尤》和《锁麟囊》《青霜剑》等,18岁时又跟表舅梅兰芳学了《霸王别姬》,可谓“四大名旦一脚踢”啊!但最瓷实的还是家传,一出《汉明妃》就学了两年,而且为了演好王昭君,又苦练琵琶四年多,可见其在继承“尚派”方面下了多大功夫。尚长麟的版本把最后结尾恢复为历史真实,即昭君并未自刎。
全部《汉明妃》年实况
山东省京剧团尚长麟主演
非常惋惜的是只有52岁的尚长麟突发脑血管病在北京逝世,是尚派艺术传承的重大损失。弟子有鞠小苏、魏慧丽、马博敏、于迎春。60年代的“尚派”第二代传人中,孙明珠、周百穗是两位佼佼者,不仅自身技艺扎实,而且近年来通过录制音配像、培养接班人等多种形式,不遗余力笛为“尚派”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汉明妃》美国演出实况
孙明珠主演(王海波主持)
《昭君出塞》演出片段
贵州省京剧团周百穗主演
尚派《汉明妃》的发展京剧大师们都是既遵循传统又不断创新地推动京剧向前发展,尚小云先生也是如此。“尚派”剧目既有传统的《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御碑亭》《祭塔》等,又有耳目一新的《摩登伽女》《北国佳人》《虎乳飞仙传》《九曲黄河阵》等。
“尚派”弟子们也传承了这种创新精神,特别突出的是杨荣环(~)。其9岁入“荣春社”科班,深得尚小云器重,亲授《汉明妃》等尚派戏,21岁又拜梅兰芳为师,兼容并蓄尚、梅两派的特点,在很多剧目上都有自己的创新。
对于《汉明妃》这出戏,杨荣环进行了很大幅度的改编。一方面,他把剧情改为在冷宫里听说要选妃到番邦和亲,便主动请行,目的为了要捉拿毛延寿为父鸣冤。整个戏的剧名叫“全部《昭君出塞》”。另一方面,在唱腔上进行了创造,主要体现在“冷宫”一场里大段的唱腔,从、到,再到;以及出场时改为“春风暖蝶莺飞群芳争妍”,即三个字导板后马上转到慢板,都可谓“大胆创新”。
全部《昭君出塞》实况
杨荣环主演(新词儿)
(新词儿)
听公公一番话如梦方醒却原来画仪容为的是胡汉联姻冷宫院如孽海恼人烦闷郁沉沉又闻得哀怨歌声侍召们不愿离乡井我情愿出塞求面君倘若请行君恩准父女昭雪把冤伸一来是报效国家偿夙愿二来是除却奸佞救爹尊不如此含冤宫中死九泉之下目不瞑怎奈我身陷囹圄被囚禁臂无双翅难飞腾公公他为人多和顺适才言语表深情求公公设法报名姓借机面君把冤陈纵然塞外把命殒救父报仇我死也甘心天津京剧院的王艳就是按照杨荣环的版本,不仅为杨荣环年的演出录音进行了“音配像”,还于年录制了“像音像”。
有一些虽然不是专工“尚派”,但也擅演《昭君出塞》,其中北京京剧院的王玉珍、上海京剧院的史依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而王玉珍也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将“送昭”一场的“昆曲牌子”改为了唱腔,也很别致。《昭君出塞》选场(两段)
牟元笛、史依弘主演
在第三代“尚派”传人中,张艳玲、周利、李莉、牟元笛、王艳、查思娜等等都擅演《昭君出塞》;特别是尚小云先生的嫡孙女、尚长春之女尚慧敏,近年来参与了多部音配像录制,为推动“尚派”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部《汉明妃》年实况
国家京剧院查思娜、李博主演
我们欣喜地看到第四代“尚派”传人也在成长,比较突出的有北京京剧院的周美慧、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张蕊麟。其中张蕊麟是著名武生张世麟的孙女、张幼麟的女儿,梨园世家对于造就新苗有着很好的土壤。《昭君出塞》片段集锦(四段)(依次为)第四代传人:张蕊麟、第三代传人:周利、鞠小苏、王艳全部《汉明妃》实况第四代传人:周美慧主演“言(菊朋)派”《让徐州》“荀(慧生)派”《金玉奴》“高(庆奎)派”《哭秦庭》“程(砚秋)派”《荒山泪》“麒(麟童)派”《追韩信》“梅(兰芳)派”《生死恨》“京剧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