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与所有戏曲一样有相似有歌有舞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曲牌性思维的普遍性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最为常见的音乐元素,被认为是构成中国传统音乐“细胞”式的元素,背后蕴含着传统音乐特有的思维逻辑,乔建中先生称其为:“曲牌性音乐思维”。

这与我们“对统一的崇尚和追求”、“固守、维护传统的心理倾向”以及“思维模式的封闭性和内向性”的民族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戏曲的程式性便是“曲牌性音乐思维”的一种深刻体现,在戏曲舞台上,任何的生活动作都有规范化的表达,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自然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将其关键性、准确性的部分予以保留,并加以美化,形成一套套完整的、严格的表演程式。

不仅仅是舞台动作,程式性也影响到了戏曲的器乐伴奏,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便是曲牌在器乐伴奏中的应用,在传统戏中,曲牌往往出现于特定的场合,比如只能在皇帝登殿时使用的《朝天子》,曲牌在戏曲中根据其牌名以及旋律色彩被划分为不同的情感基调,拥有表达不同场景的功能作用,其中又以文场曲牌最为典型。

上党梆子的文场曲牌十分丰富,有登殿、拜寿用的,有饮酒、庆典用的,也有表达梳妆打扮、祭祀场面的。这些曲牌可以单用,也可以复用,用法十分讲究,有很大的规范性,在色彩上大大丰富了以板腔体为主的表现程式。上党梆子能够成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曲牌音乐的保留有非常大的关系。基于以上三个现象的思考,笔者选择以上党梆子的文场器乐曲牌的变化、迁移为立足点,从曲牌这一微观层面切入,以管窥豹,试图洞悉上党梆子文场曲牌在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的变迁下的演进轨迹。

选题价值及意义如今,上党梆子的创作和演出仍在进行,且不时有令人惊喜的佳作出现,但是观众的流失和城市市场的萎缩,使得它不像京剧、豫剧、评剧、晋剧等被人们所熟悉,发展也较为滞后,笔者认为,在地方戏生态状况不佳的大环境下,对于一个剧种的传承与保护的研究应从多维度进行,当下对于上党梆子的研究多集中于唱腔分析、历史渊源和剧目建设方面,对于器乐曲牌还没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本论题以上党梆子文场曲牌为研究对象,对文场曲牌本体的曲式结构、变奏手法加以分析和整理的同时,对其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的文化变迁加以探讨:对文场曲牌在时代变迁下产生的不同样态予以分析,对比传统戏和现代戏的曲牌应用方式的异同;对曲牌在空间变迁下产生的异地传播所呈现的不同样态予以分析,讨论两个派生剧种在曲牌运用上和原生剧种上党梆子的异同。

上党梆子与所有戏曲一样,有着极其相似的“有歌、有舞、再有道白”的演进轨迹,即先有音乐、再有舞蹈、再有说文。曲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细胞,多为历代传承下来的,有着固定旋律的曲调。

当曲牌被某一剧种吸收时,它不光保留了自身的形式结构,也与地域性音乐传统相结合,诸如音乐中的地方色彩、音色观念、节奏形态等等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对上党梆子器乐曲牌的研究不单是对该剧种研究系统的完善,也是对中国戏曲研究的一份细化和补充。

器乐伴奏在戏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声腔的演唱离不开器乐伴奏。器乐伴奏的具体作用主要有衬托、辅助唱腔,引导表演者使其能够更好的把握音准与节奏,再有就是为了达到极致的戏剧化效果,通过更有层次的音响效果渲染剧情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穿插在唱句间隙使得情绪得以连接。传统戏曲伴奏一般以单声部旋律为主,能够较好地贴合唱腔,也符合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倾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