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古城古镇游方兴未艾,游人都迷恋它丰富的人文历史。若论起古城古镇的知名度来,山西平遥古城当仁不让,热度极高。今天要说的是“信义”晋商的故事。
对晋商来说,吃苦勤奋只是他们走出去的第一步。要想把生意做大,靠的还是“信义”二字。怎么把这套理念传给子孙后代,平遥人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办法。清咸丰年间,平遥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历时三年。在这项巨大的工程中,古城人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城市建筑和儒家文化融合起来。
城墙上看到的个垛口、72个敌楼,代表孔子的弟子、72贤人。晋商文化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经过修缮后的平遥古城处处体现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市楼为中心,南北、东西两条大街,挑起了全城大小多条街巷。近处民居、店铺、庙宇等各类建筑广布其间。
位于古城中心的市楼,曾经是朝廷监管市场的机构所在,如今成了游人登高远眺纵览古城风景的最佳场所。古城根据文东武西的格局修建的,左文庙,右武庙;左城隍,右县衙;左道观,右寺庙的形式修建的,文武共治。那时的平遥城内,客来商往,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当时,看晋剧是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不光是重大节日、买卖开张要唱戏,甚至祝寿、嫁娶、孩子满月、老人发丧,都要请一台戏以示庄重。
今天在平遥古城里,晋商的老字号多如牛毛,尽管它们的主人不同,但经营之道却如出一辙,那就是“开拓”和“信义”。
这里过去是一家商号,名字叫做“日升昌”,从外观上看,可能很难从我们心目中的银行联系在一起。但是一百多年前,那些商人就在这里轻松调度着成千上万两白银,他们的举手投足可能会造成千里之外那些大城市的市场波动。
“日升昌”前身叫“西裕成”颜料庄,当时老百姓出门办事,不论是经商,还是投亲访友,都得背着沉甸甸的银子,既费事,又不安全。一次偶然的机会,“西裕成”颜料庄大掌柜雷履泰的朋友想从北京回老家时带些银两,他嫌运送银两麻烦,就提出要求,想把现银存到北京,等回到平遥后再取出来。这样的方式让雷履泰看到了商机,“西裕成”颜料庄转变了经营思路,“日升昌”票号应运而生。
汇票看起来仅是薄纸一张,一进一出之间,怎样做到毫无差错,除了在技术上的防伪,诚信和信誉才是“日升昌”能立足的根本。
相传,当年在平遥古城内有位沿街乞讨数十年的老太太,一天,他拿着一张数额一万两千两的汇票,到“日升昌”平遥总号提取银两。柜头知道后,赶紧跑到后厅叫出大掌柜,一起询问汇票的来历。
原来,她的丈夫是一个皮货商人,是到张家口贩卖皮货的,在口外染病死了。老太太的家境一落千丈,她就靠不断地变卖家里面的这些东西去度日。三十年后,沦为乞丐的老太太在整理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棉袄时,从衣角处摸到了这张汇票,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日升昌”。
“日升昌”的掌柜和柜头就开始找以前的账簿,找到并鉴别了真伪之后如数兑付,不单是本金,还有多年的利息。这件事让“日升昌”名声大噪,发展到鼎盛时期,它的年汇兑总额高达万两白银,经营网点多达35处,“日升昌”的创立加速了整个中国的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
在它之后,中国相继涌现出54家票号,其中有22家总部就设在平遥。到了清朝末期,平遥商人又把票号开到了今天的蒙古。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地,汇通天下,名副其实。
19世纪末。中国票号同西方银行迎头碰上,处于黄土高原的平遥与面海而起的上海,打起了金融擂台。现代银行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发行纸币,代替银两流通,这对山西商人打击很大,传统票号逐渐没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