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个晋剧团的忙年

新华社太原2月3日电题:山西:一个晋剧团的“忙年”新华社记者王菲菲、王怡静武凌云扮演的关公登场了,红脸长髯、手握青龙偃月刀的关羽伴着鼓点,展示着令人叫绝的髯口功、大刀功,引得满场喝彩。日前,山西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道举办的民俗活动中,晋剧戏歌《千秋关圣》吸引了在场观众。今年59岁的武凌云是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正月初二开始,他和他所在的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实验剧团团员们下到山西各地农村、社区演出,目前演出已经排到了正月十七,一共25场左右。这段时间山西天气寒冷,在祁县三合村表演时,夜晚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简陋戏台上,演员们冻得发抖,为了保证舞台效果,他们依旧穿着单衣加戏服,每唱一句,口中都吐着白气,包头的水纱也冻得僵硬,有的演员手指被冻裂。背着行李包走四方的他们,有时住在农民家,有时住学校,用课桌椅拼起来当床。“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观众们渴望和满足的眼神,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年轻演员武晓娜说。的确,每次登台,回报他们的是热烈掌声与阵阵喝彩。记者强烈感到,传统戏曲对年轻人有着莫大吸引力,台下观众年轻脸庞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年轻人跟着剧团“追戏”。《千秋关圣》登场前,19岁的大学生左乐言帮着武凌云等演员拿道具,并好奇地问“周仓的脸谱为什么是这样的”“关羽的大刀上为何有铃铛”……两年前,武凌云和妻子王春梅走进校园演出新编晋剧《高君宇和石评梅》,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左乐言就被深深打动,从此迷上了晋剧。“传统戏曲真的太有魅力了。”为了把这份感受传递给更多人,左乐言将拍摄剪辑的一段段精彩演出视频发到社交平台,把省吃俭用制作的文创产品送给朋友。现在,她正准备教案,打算在接下来的下乡支教中,给孩子们讲讲山西梆子。清徐县孟封村的年轻人李彩彬平时在北京工作,过年回老家时能美美地看上几场戏,觉得是一种享受。“小时候只是看个热闹,现在会听唱腔、听戏文了,能从一个个故事里感受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李彩彬说。记者看到,从传播方式到舞台表现上,传统戏曲在不断创新。演出进行时,后台不少演员支起手机对演出进行直播,让各地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晋剧的现场表演。武凌云的网络直播间最多时曾吸引近40万名观众。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剧团不断推出戏曲唱腔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傅山进京》《于成龙》《高君宇和石评梅》《圪梁梁上》等一批新编晋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具时代性。为培养新生力量,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成立了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这次春节演出期间,不少学员获得登台亮相的机会。“我们现在出去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上戏曲。”王春梅说。武凌云表示,随着学戏、懂戏、爱戏的人越来越多,戏曲这一民族瑰宝,一定会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