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混帐行子
宝玉道:“我昨儿夜里倒想了一个主意: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住着,仍旧我们姐妹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顽,省得受孙家那混帐行子的气。
混帐行子:晋源方言原话是混帐阿行,或混帐货。晋源方言行、货发音差不多。
出门子
王夫人听了,又好笑,又好恼,说道:“你又发了呆气了,混说的是什么!大凡做了女孩儿,终久是要出门子的,嫁到人家去,娘家那里顾得,也只好看他自己的命运,碰得好就好,碰得不好也就没法儿。
出门子:晋源方言出门是说出门子。
门解释《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门是指明太原县城四道门。
卤人
众人越发笑起来。探春道:“再没见像你这样卤人。”
卤人:贺鲁智深本性卤直。
闹破
麝月道:“我也不知道。就只听见说是什么闹破了,叫宝玉来问,还要叫琏二奶奶一块儿查问呢。”
闹破:解释《水浒传》脑揪的脑谐音闹,太原人爱说闹他。
一日三秋
宝玉道:“嗳呀,了不得!我今儿不是被老爷叫了念书去了么,心上倒像没有和你们见面的日子了。好容易熬了一天,这会子瞧见你们,竟如死而复生的一样,真真古人说‘一日三秋,这话再不错的。”
一日三秋:日比喻晋阳,解释《水浒传》写了晋阳古城归去,春秋末年三家分晋的历史。
第八十二回
抹倒
黛玉道:“我们女孩儿家虽然不要这个,但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
抹倒:晋源方言里摔跤时把对方摔倒叫抹倒。
梆子
宝玉听了,赶忙吃了晚饭,就叫点灯,把念过的”四书”翻出来。只是从何处看起?翻了一本,看去章章里头似乎明白,细按起来,却不很明白。看着小注,又看讲章,闹到梆子下来了,自己想道:“我在诗词上觉得很容易,在这个上头竟没头脑。”
梆子:指晋剧又叫山西梆子,摘自《水浒传》第二回:众人道:“我等村农,只靠大郎做主。梆子响时,谁敢不来。”
第八十三回
聒噪
那黛玉闭着眼躺了半晌,那里睡得着?觉得园里头平日只见寂寞,如今躺在床上,偏听得风声,虫鸣声,鸟语声,人走的脚步声,又像远远的孩子们啼哭声,一阵一阵的聒噪的烦躁起来,因叫紫鹃放下帐子来。
聒噪:晋源方言词。摘自《水浒传》第十六回: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聒噪:乌鸦哇哇的叫,叫聒噪,山西洪洞大槐树有老鸹窝。
南韶道
王尔调陪笑道:“也是晚生的相与,做过南韶道的张大老爷家有一位小姐,说是生得德容功貌俱全,此时尚未受聘。他又没有儿子,家资巨万。但是要富贵双全的人家,女婿又要出众,才肯作亲。晚生来了两个月,瞧着宝二爷的人品学业,都是必要大成的。老世翁这样门楣,还有何说。若晚生过去,包管一说就成。”
南韶道:晋源方言词有:难操调,同难管教。
张家行事
邢夫人因又说:“论起那张家行事,也难和咱们作亲,太啬克,没的玷辱了宝玉。”凤姐听了这话,已知八九,便问道:“太太不是说宝兄弟的亲事?”
张家行事:晋源方言原话是张阿行的事。用普通话是说:姓张人家的事。行贺《西厢记》夫人行(晋祠圣母的家)。
八十七回
江米粥
紫鹃道:“还熬了一点江米粥。”黛玉点点头儿,又说道:“那粥该你们两个自己熬了,不用他们厨房里熬才是。
江米粥:晋祠地区生产江米,当地人叫软大米。《水浒传》阮小二、阮小七贺软大米的软。
麻油醋
雪雁出来说了,老婆子自去。这里雪雁将黛玉的碗箸安放在小几儿上,因问黛玉道:“还有咱们南来的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醋可好么?”黛玉道:“也使得,只不必累赘了。”
麻油醋:晋源人熟悉的词。
八十八回
赶大了,一叫
贾母道:“他没有天天念书么,为什么对不上来?对不上来就叫你儒大爷爷打他的嘴巴子,看他臊不臊。你也够受了,不记得你老子在家时,一叫做诗做词,唬的倒像个小鬼儿似的,这会子又说嘴了。那环儿小子更没出息,求人替做了,就变着方法儿打点人。这么点子孩子就闹鬼闹神的,也不害臊,赶大了还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呢。”
赶大了:等到长大了。
一叫:谐音一教。教贺《水浒传》:直教钢刀响处人头滚,宝剑挥时热血流。
鬼话
平儿道:“小丫头子有些胆怯,说鬼话。”
鬼话:假话,山西晋源方言把说假话,说成说鬼话。
死得快了
贾母等见黛玉这病不似无因而起,也将紫鹃雪雁盘问过两次,两个那里敢说。便是紫鹃欲向侍书打听消息,又怕越闹越真,黛玉更死得快了,所以见了侍书,毫不提起。
死得快了:晋源方言骂人时爱骂:快死呀,死得快了。
本文由桃花人家11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