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雪山剧照》一:从晋剧《走雪山》说起晋剧剧北路梆子《走雪山》的剧情大致如下:明朝天启(熹宗朱由校年号--在位)时,北京曹天官(吏部尚书)为官清廉忠正,得罪宦官魏忠贤(号九千岁),因而被魏忠贤诬陷,满门抄斩。家人曹福(夫)带领曹天官女儿玉莲从后花园逃出。急忙中无处投奔,曹福便想了个主意。主仆二人到山西大同寻找总兵(相当如今的军分区司令)马芳求救。马家是玉莲的婆家,已订婚,尚未成礼完娶,于是二人星夜奔走,千辛万苦。经过八十里的广化山,四十里的鸡子岭,好不容易走到大同城外东塘坡,遇大雪天。曹玉莲饥寒难忍,曹福将自己的衣服脱下,给玉莲披上,曹福冻死在东塘坡。据老艺人说,《走雪山》是《南天门》整本的一出,后段是曹福成神,他是下“八洞神仙”之一,所以由诸神接引而去。这时,大同总兵马芳已得到曹天官满门抄斩的消息,即领兵要反到北京,声称活捉魏忠贤。刚好兵出东门,遇见儿媳曹玉莲,即让玉莲到曹福楼梳妆打扮,迎接入城。马芳兵到半途,京中大臣联名上疏弹劾魏忠贤,魏忠贤被凌迟处死。曹天官得以昭雪,马芳功加一级;玉莲夫妇也双双诰命。至于曹福既是下“八洞神仙”中数,因此在东塘坡曹夫楼立了曹福庙。现在传说的有关曹福(夫)或曹福楼以及曹福庙的故事,基本上超不出《走雪山》戏剧的情节,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曹福楼的传说是在晋剧北路梆子《走雪山》定型以后而流传的一个戏剧性的虚构的故事。真武庙二、初步查考1、关于曹福楼的传说情节笔者访问了大同市南关、瓦窑村、周家店、口泉等地的十一个老人,所谈情节完全相同,只有几处小异:第一点,有的说大同总兵不是马芳,而是姓李,因为《走雪山》台词有“李老爷面前把冤伸”,这李老爷就是李总兵,名字无一人能说出。第二点,《走雪山》后半段,曹福成仙,诸神接引的剧情,是笔者幼年时听一位姓侯的老艺人讲的。这位老艺人并且会唱这段戏文。但笔者现在访问过的几位老人,都说没有看过这《走雪山》后部。第三点,曹福庙修建于何时,有二说:一说民国初才有的;一说光绪三十年左右新建,民国时又重修的。曹福庙的地址,在大同市东门外东塘坡真武庙正殿的左后方旁侧。真武庙座东向西,供“真武帝君”像。曹福庙在真武殿南侧,只一间大,曹福为泥塑坐像,黄衣长髯,有的人还说旁有曹玉莲像,多数老者回忆说没有。真武庙.老照片2、到真武庙旧址查看出大同市东门御河畔东塘(一作“仓”)坡上(也叫曹夫楼),地势东高西低,一小山孤立,只有几块残碑断碣,还可依稀看出当年真武庙上自庙门下至底墙个台阶的高下形势现仍有碑四座:(1)明洪武丙子(洪武二十九年、公元年)立。年月日已不能辨证,有“洪武丙子春,适玄帝庙重修,遂平去隘陋”等语,因此判断为洪武丙子立,碑石为汉白玉(另三碑俱系青石),光泽闪耀,碑身高阔都特大于另三碑。碑文字体道劲,尚约可辨认百分之六十。(2)《明成化十三年()七月重修真武记》碑文题目醒然。文字基本上可以卒读。大意谓真武庙创建无考,洪武年间毁,正统()重建;天顺庚辰()火灾又毁;成化壬辰()始营建;越三年,整饬正殿、两廊,到丁酉()庙成。(3)《弘治八年()六月重修真武庙记》内容大体说,创建不知何时,追述上两碑修建过程。(4)《嘉靖丁未()夏五月立石》碑题。此碑为乡民击破而中断。一半在碑座上;另一半为乡民凿去下部和右半,只残留左上角一方块。此碑文字清晰,大意说,真武庙于嘉靖癸巳()又遭兵毁,因重建庙,坐在卯方(东方)正殿为三清殿(道家尊玉清、太清、上清为三清),金碧庄严,侍卫森列,真武之神,显于前代。以上四碑,俱在曹福所在的天启年间前。这只能说明所访问的曹福庙附在真武庙之侧的说法。可见在《走雪山》剧盛行之后,确有好事者为曹福立小庙于真武殿左后侧。重建中的真武庙3、查有关资料史籍(1)清顺治十年《云中郡志》中寺庙、古迹各目中,无曹福(夫)庙或曹夫楼一字。(2)乾隆四十六年《大同府志》卷十五《祠祀》:“真武庙在城东一里东塘坡,创始无考,明洪武二十九年,代府(代王府)修;成化十三年重修,巡抚李敏记。弘治八年又修,巡抚侯珣记。嘉靖间兵毁;二十六年重建,长史(知府)高壁撰文;三十三年重修,郡人蒋应奎记。万历十三年重修碑,俱存。”这和上述现存四碑对照,所述年份皆相同;但现在不见所志的嘉靖33年碑和万历十三年碑。(3)道光十年《大同县志》卷四:“城东村庄”开头一个就是“枣府楼距城三里”一条,此外,遍翻《古迹》、《庙宇》、《贞烈》等目,并无曹福或曹玉莲字样。可推断曹福楼是枣府楼的谐音。没有曹福楼这个地名(4)《明史》人物纪传中姓曹的在天启前后而能和魏忠贤挂上的只有曹于汴一人。于是查《明史·曹于汴传》、《魏忠贤传》、《马芳传》等史料,得知:曹于汴,山西安邑人,生于嘉靖三十七年(),万历十五年()乡试第一。官吏部都给事中(掌管稽察六部、侍从规谏)。天启立,累迁左都御史(专管监察弹劾官吏,属都察院)。天启四年(),王绍徽、乔应甲依附魏忠贤,属其党石三畏诬陷曹于汴是东林领袖,曹被削职。魏忠贤,少无赖,万历时入宫;天启时专权,大杀东林党人,崇祯立(在年),贬魏忠贤,途中自杀死。崇祯召还曹于汴,官左都御史,崇祯七年,卒。曹于汴的身世和戏剧《走雪山》的曹天官大相迳庭,至于马芳是嘉靖朝(--)宣化总兵,时间比天启朝早得多,完全应该排除在这个曹福传说之外。(5)有关地名如广化山、鸡子岭,《中国地名大词典》无,即近似的或同音的“光化”或“鸡岭”等设想相近的地名也无,可知这完全属于虚构。重建中的真武庙三、结论大同市东门外曾有一个自然村叫枣府楼,距市中心三里,位于东塘坡。晚清之际,地方剧发展,山西梆子(晋剧北路梆子)编出《走雪山》一剧,谐音枣府楼为曹夫楼,至今,当地居民仍有“枣府楼的大葱好”之谚语;而且,人们一直仍叫枣府楼,同时也称曹福楼。曹福庙建于清末民初,只是附建于真武庙侧一间大的小庙。当时的社会风尚,修庙祈福,好事者修一间小庙,不足为奇。但从明天启到清末,三百年间,最晚立庙,更反证有关曹福的传说在《走雪山》之前是没有过的。故而,我们可以确定,大同曹夫庙,因戏剧“走雪山”而建,历史并无此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