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大鼓舞敲出好日子扭出新希望大盂之

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以鼓作舞,鼓之舞之”真切地描述了古人以鼓相伴、翩翩起舞的场景。自古以来,人们将鼓用于庆典、祭祀、婚丧嫁娶、喜庆丰收等活动之中,并在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鼓舞文化。在郊区河底镇苏家泉村流传已久的大鼓舞便是其中一种

创作源于生活传统艺术很“吸粉儿”“故乡正月闹红火,一锣一鼓一铙钹,七字四句顺口韵,方言土语笑煞人。幽默逗趣乐哈哈,男女老少都会说。”提起苏家泉大鼓舞,村民很容易想起一句流传多年的顺口溜。简单的几句话,既概括了苏家泉大鼓舞的艺术特点,又反映了大鼓舞深厚的群众基础。   今年75岁的苏家泉村村民李计银是区级非遗项目“苏家泉大鼓舞”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李计银家有一间屋子专门存放大鼓舞表演所需的道具和乐器。一些经典的大鼓舞唱词,李计银更是张口就来。   李计银对从小学习的这门艺术很有感情,忍不住给记者科普起关于大鼓舞的知识。苏家泉大鼓舞是郊区境内的传统曲艺,是随着民间年俗庆祝活动产生、兴盛的。按照可追溯的4代苏家泉大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推算,这门艺术大约起于民国时期。   “大鼓舞的道具主要有锣、鼓、大镲。表演场地不受限制,有时在广场,有时在街头,有时在舞台。演员会装扮成不同的人物,按照‘咚嚓咚嚓咚咚嚓’的鼓点节奏,采用秧歌步绕圈行进。转完一圈后,表演者轮流走到队伍中央,唱出七字四句的押韵唱词。”李计银介绍。大部分幽默诙谐、贴近生活的大鼓舞唱词是演员随机应变、顺口演唱的,因此在过去群众文化生活单调的时期,每次大鼓舞表演总能吸引众多村民观看。   讲完了大鼓舞的起源,李计银拿出一本珍藏多年的苏家泉大鼓舞唱词记录本,泛黄的纸页上是一段段手抄的唱词。“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一点儿不假。咱这苏家泉大鼓舞的唱词也能反映时代的变化。你看,《说民国》这段就是反映民国初期劝禁妇女缠足的,《抗日歌》这段就是鼓励村民顽强抗日、保家卫国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每个阶段的唱词也反映了每个时代。”李计银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鼓舞演员又以歌唱新时代、反映大发展为己任,扎根群众,挖掘生活中的艺术素材,创作了一大批歌颂美好生活的大鼓舞节目。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更加明显,不少经典的台词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笑料”。   破解传承“瓶颈” 多方献计出力   让子孙后代感受到优秀民间曲艺的魅力,关键在传承。只有非遗的“根基”稳了,“枝干”才能茁壮成长。   说起传承苏家泉大鼓舞,李计银的记忆拉回到了他的年轻时代:“我的父亲李二虎,是村里的‘热闹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以前村里正月十五‘闹红火’、庙会、红白事总少不了他。自小受父亲影响,我对这些也很感兴趣。先是自己偷偷练,后来跟着父亲登台表演,再后来就经常和村里的大鼓舞前辈‘取经’。加上一直从事晋剧团琴师的工作,与大鼓舞的联系没断过。”

前些年,苏家泉大鼓舞队伍有三四十人,排练时“咚咚锵锵”的声音很震耳。“现在,原先的那批大鼓舞演员大多上了年纪,不是搬到子女家住,就是身体经常闹小毛病,那样热闹的排练和演出少了很多。”李计银说话间神态有些落寞。村里的年轻人,有的外出找下营生不经常回村了,有的对大鼓舞不感兴趣,找到大鼓舞的年轻一代传承人对李计银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申遗之前,苏家泉大鼓舞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传习,没有太多其他力量支持。”李计银说,“申遗成功后,市、区有关部门,以及一些社会组织,在政策、资金、宣传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知道苏家泉大鼓舞的人多了,我们继续传承下去的信心足了。”

近年来,郊区陆续开展的“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化展示节等活动,让苏家泉大鼓舞有了很多“走出去”的展示机会。“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丰富的非遗资源也将成为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内核与驱动源。”一次交谈中,郊区文旅局局长魏志清说的一句话,给了李计银很大的启发。他开始带着队伍多次亮相郊区的各类文旅推广活动,让大鼓舞走出苏家泉村,登上更大的舞台。“每次外出表演,俺们都会精心组织排练。看到观众为俺们的节目叫好,队员们就特别高兴。慢慢来吧,我相信大鼓舞的传承队伍不会断。”李计银说。(郭鑫璐)

苏家泉大鼓舞历代传承谱系

第一代:张云万(年—年)

第二代:赵建平(年—年)

第三代:闫拉小(年—年)

第四代:李计银(年—至今)

部分大鼓舞唱词

《说民国》

我的名叫疤云万 改朝换代变了天

民国来了孙中山 女人不用把足缠

《抗日歌》

云万老汉六十八 消灭敌人我有责

日本鬼子来侵略 切瓜刀也能把他杀

《扭一扭》

老婆我今年六十九 从来也没有出过丑

今黑夜吃饭喝了点酒 走上台前扭一扭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