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尹墨生点滴追忆与墨生相处的日子一、非典戏缘相识:年,一场全民抗击非典的防疫战在全国展开。在此期间,不论男女老幼为了防止感染非典而足不出户,给人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老少爷们儿在家待着实在无聊,一次上街医院桥头(原自来水公司供暖基地锅炉房)内传来拉二胡的声音。看后原来是修鞋匠薛楼子正在自娱自乐,不到几日就聚集了一大帮吹拉弹唱的戏迷朋友在此玩耍。尹墨生也聚集于此,因此我们在这非凡的历史背景下与墨生兄相识了。当时他还在单位上班,尽管忙但是每晚他总是坚持早去晚归坐摊等人。不论来者是男还是女,唱好唱坏从不发脾气。学着专业老师的样子,给在座的票友耐心的讲解。栾九昌、于二桃、杜瑞英、王二田等几位老师的样子耐心细致的反复练习教唱。一字一板地讲解到位。每日一有空闲就刻苦练习打鼓板技巧,努力掌握弹琴手法。还动员说服爱妻郝桂书“夫唱妇随”走出家门搭伙入列学唱晋剧。二、县城晋剧团的由来。年全国性戏剧走向低谷时期。井陉县城区仍活跃着两支民营业余晋剧团队,即微水晋剧团和工商联群英送欢乐团。不时的出现在农村庙会、婚礼、庆典、开业助兴演出的舞台上。深受广大戏迷和百姓的欢迎。但万事不能都随人的心愿,时任群英送欢乐团长刘铁旦,是电力局在职职工,分管全县的“农网改造”工作。此项工程工作量巨大,工作周期长,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在如此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为了确保完成上级为了确保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早日实现全县的农网改造,这位爱戏如命的刘团长做难了。这情景尹墨生老师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为使刘团长能安心工作不分心,剧团也不散伙的基础上求得生存。墨生主动找到刘团长谈心,分析研究所处的状况下,剧团人员不足开不了大戏,二是设备靠借用南河头的箱头,三是大都是还不退休的工作人员。因此二人反复商谈合计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决定,与微水晋剧团合作发展。由尹墨生出面牵头协商的方案。常言道:千里觅知音,戏缘结联盟。经墨生几番与微水晋剧团协商同意。逆境求生,合二为一,共谋发展,传承晋戏方针。并在当年的中秋佳节这个非凡的日子,举办了庆中秋联欢会。同时取消了原来两个团的称号,群英送欢乐团和微水晋剧团,正式更名为“井陉县城晋剧团”至今。三、剧团人员集体入会。年井陉戏剧协会正式筹备7月份消夏戏剧大赛工作。为了发动戏迷朋友踊跃参加大赛,壮大协会力量扩大参会队伍人员。提倡戏迷朋友报名入会,可是一个县多名业余剧团中,报名人数中少之又少。身为协会理事的尹墨生,又坐不稳了。他一心想把县城晋剧团和戏迷朋友接纳入会。可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这次他下定决心抛脸面深入基层动员演员沟通思想。又约我一起去找个别团干部谈心,打消顾虑,换位思考,顾全大局。在协会主席刘铁旦和我几次谈话后,使我坚定信心主动和协会领导接触,放下包袱,不计前嫌,引导剧团人员走良性发展的道路。最终思想统一达成共识,“集体入会”通过大家的努力和演员的支持,于本届消夏戏剧大赛前7月8日前得以梦圆。四、无私奉献晋剧自年剧团更名,井陉县城晋剧团至今已有十六、七年的发展史。光本戏就拍出了十几场,折子戏十几处。这么多戏剧字幕台词可都是墨生一笔一划输进电脑的。他时常为了不耽误演出工作到凌晨。每完成一个剧本的输入工作,首先需要把剧中人物扮演者输入,接着输入剧情简介。剧目台词唱腔。而后从头到尾播放复读无误待用。要完成一个剧本的输入得需要一个半的工作日,也就是说需要十二个小时。但他都是加班加点进行的。可想而知他付出的心血有多大,从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演出时如遇演员变动,需要更名时,各自唱词版本不一样,换词改字不能延误正常的演出。曾有几次见他顾不上吃饭忙碌在舞台上。以前我团用的电脑字幕屏是从县剧团购买的二手货,因常年磨损,年久失修。在演出时经常出现断路、卡顿、黑屏现象。他总是加班检修,在节省开支的基础上修好不耽误演出。五、抱病担当使命年消夏戏曲精品演唱会在井陉大剧场广场开幕了。和往年一样身为剧协理事的尹墨生担任着演出打字和输入工作。为了确保观众看好戏看懂戏。与墨生寸步不离工作岗位,严肃认真地操作着,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更换演出单位,输入戏文台词。当时天气正值三十六七度的高温,晚上还要在台下打字幕两小时之多。别说他是一个古稀之人,且况又是重病缠身。就是年轻人怕也吃不消。看他日渐消瘦的样子我倍感心痛。我劝他说,“老尹,咱爱好归爱好,不能为了爱好把自己搭进去吧,累到趴下去!”他会心的一笑,风趣的说:“没事,老二谢谢你的关心,谁叫咱们都好戏啊,决不能打退堂鼓”。就这样在热心戏友巧珍、瑞娥每晚前来替他打字。给他腾出一定的休息时间。圆满地完成了今年夏天二十天的演出任务。赠言县城剧团尹墨生,爱戏如命古稀人,为站最后一班岗,抱病担当人称颂,人非草木冷若冰,铁石心肠动怜心,井陉梨园一娇子,功过留给后人评。来源:陈彦明古驿陉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