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几年没看过农村大戏台的戏了,前几天刚好赶上一回。
每年数伏的时候,谷子、玉米抽穗,土豆开花,各种庄稼都到了花期,很快就花落结子,这是庄稼生长最重要的时期。这时候,北方广袤的丘陵地带最需要充沛的雨水,以保障庄稼自然生长,秋收才有望。这就是所谓的靠天吃饭。
为祈雨,各地留下了与此相关的习俗,唱大戏是其中最主流的祈雨形式之一。数伏前一天开始唱,名曰“顶伏戏”,又称“雨戏”。“雨戏”名副其实,因为大多数的年景,数伏开始后,雷阵雨常有,短则几分钟,长则十几二十分钟,天空一片乌黑,大雨瓢泼而落,水洼遍地,霎时间就雨过天晴。
因此,老年人们大都认为,唱戏祈雨是真的灵验。
唱戏祈雨的形式一旦形成,大都不敢更改,每一任村镇干部都会尽量沿袭下来,因而才成为习俗。但是,农村戏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日渐寥落,农村经济也不发达,较为“凄惨”的时候,只好组织村里人自己唱,戏码不过是《金水桥》《打金枝》之类的熟戏。
最惨的时候,也一度停止过。今年之所以又唱起了雨戏,是因为当地“成功人士”在北山腰修了一座小庙,名曰“北山寺”。为给新庙供奉的各路神仙开光,唱戏庆祝是必然。因此,刚好与雨戏结合起来,一举两得。
晚上的露天剧场居然坐了半场观众,这上座率已经相当高了。记得前几年,台下寥落得让人脸红,我带朋友站在几个坐着小马扎的老人旁边看戏,实在是不自在,只好到台侧化妆间的窗口看了几眼。剧目是《下河东》,时间是年,距今已是十四年了。
连续几个晚上的戏码是《烛影记》《八件衣》《麒麟剑》,新庙开张的日戏是《忠保国》。据说头一场日戏是《打金枝》。
戏都是熟戏,只是唱得十分粗放。
其实这是不应该的。现在学戏的渠道多了,借鉴、学习起来方便得很,稍有基础的演员,想提高演唱艺术,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如今网上视频可以随时看,晋剧名青衣如王爱爱、郭兰英、王万梅、芦变嫦,须生如李月仙、马玉楼、闫慧贞、张鸣琴的唱段和整本大戏都很多。
关键是,演员演唱水平不提高的同时,观众通过电视、网络,欣赏水平已然超越了以前农村唱大戏的水平。
就在开庙的当天,除了大戏台的整本戏之外,还雇了当地的鼓乐队,在午饭时间,鼓乐队的演员唱了一段《打金枝》的“坐宫”,唱腔旋律比戏台上的演员还要好一些,俨然是通过视频学习的。
过去,因为技术条件落后,很少有看到名家影像的机会,最多只能听录音,跟着学一学唱腔,县及以下的剧团演员大都靠当地前辈艺人口传心授,因此保持的就是比较粗陋、简略的唱腔。但这种粗放中保留了简单的、本剧种代表性的板式和旋律。现在既丢弃了唱腔的古意,也没新意,只是一味地拔高音量,字不清,腔不明,韵更是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身段比唱腔更差一些。这就更不能强求了,因为身段需要从小练功,而这些民间私人班社的演员大都是拼凑来的,年龄偏大是必然,因此也谈不到什么像样的身段。做工要么没有,要么就是狂洒。
当然,审美偏好和欣赏习惯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麒麟剑》余搭、刘氏、刘义
其实,以前大戏台上唱的戏还是很有质量的,尽管与省级剧团有差距,但是唱做也都有值得看的地方。记得有一年看过《芦花》《金水桥》《哑女告状》的青衣,唱做身段较之省级剧团一点儿也不差。再往前一些年,市青年晋剧团的戏也不错,《白蛇传》《卖妙郎》《明公断》都很规矩,演员也年轻。
不过,这已是二十多年前了。现在,也都像消亡了一样。
每一出戏都是只看了一折左右,有些看不下去。记得距离最近的上一次看大戏,也是在这个剧场,时间是年,剧目好像是《王华买父》,也是只看了几眼就回家休息了。
变的不只是戏,也有看戏的人。
《烛影记》从赵光义探病、赵匡胤被毒死到贺后上殿,没看核心场次《贺后骂殿》。第二天听说,观众还给贺后鼓掌叫好了。我是在听到青衣的闷帘叫板,一出场,就不想看了。
《烛影记》赵匡胤、赵光义、贺后
估计头一天日场戏《打金枝》,青衣也是这个贺后的演员扮演的吧,扮相大概也与贺后一样。因为第二天《忠保国》的李艳妃,也是这个演员,扮相和穿戴也与贺后一般无二。
实际上,晋剧《贺后骂殿》,牛桂英是有录音的。
晋剧《贺后骂殿》,牛桂英演唱
第二天,新庙开光,在山腰间搭了台子,戏要移在庙前的这个台上去唱。戏码就是《忠保国》,也是传统戏,核心是《二进宫》,生旦净的唱工戏。这些戏都是晋剧名剧,连看戏的人都会唱的。“生戏好唱,熟戏难唱”,连台下人都会唱的戏,如若是唱不出高水平来,是很难服人的。
可以想到的是,不会有什么祈福戏码,但唱《二进宫》这样的戏也还是不合适,至少老王晏驾,李良性命不保,也是不够喜庆,倒不如和《打金枝》换场演。
这种民间剧团,生存很不容易。精简人员是必然的,这个剧团的人员可能在三十人左右。几场戏所见,青衣一人、小旦一人,小生一人,花脸一人,须生两人,二花脸一人,丑二人,龙套四人。当然,一定还有没看到的,但也不会多出一倍来。
比较奇特的是文武场,武场采用电子与现场“合作”的模式,只用两个人,一人司鼓、打板子,一人打梆子兼顾铙钹。鼓已经不存在,被合成在一个像电磁炉一样的电子器中,鼓师用鼓键子打这个盘子上的不同位置,就出现板鼓、大锣等晋剧主要打击乐器的声音。之所以梆子还用一个人现场打,我觉得完全是因为晋剧的梆子无时无刻不在和鼓一起响,否则武场全部打击乐,鼓师可以一人拿下。
下一步不会是直接放伴奏录音吧?
武场电子合成器伴奏
《八件衣》窦秀英、窦久成、杨知县
我是见过更为精简的演出的。高中的时候,在县城见到过一个江湖艺人,带了一口长和宽不过一米,高一米有余的箱子,撂地演出。这是一口特制的箱子,表面并无乐器,鼓、锣、铙钹、梆子等都在箱子里,双脚踏动踏板,便会锣鼓齐鸣,手里拉着胡琴,一个人双手双脚掌握全堂乐队。一开口,生旦净丑,一人包办。如此,一个人,一口箱子就是一个微型戏班了。
与合成锣鼓的电子器乐相比,这一个人的戏班要高级的多,因为他的乐队是现场演奏的。
电子合成器音质与现场演奏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现场锣鼓的声音清脆、响亮,打远;电子合成器打出来是“当当当”的声音,听着感觉很响,但实际很混沌,无清脆悦耳之音。
在上场门一侧,看到鼓师和打梆子的乐手,两个人对坐打得激烈、热闹,劲头很足,略有喜感。
文场也只有三、四个人,没有细看,想来就是大弦、二弦和三弦。如果拉弦的水平够好,这倒没太大的影响。如果唱得韵味好,其实文场简单干净的胡琴声,也够了。
据说演员大多是从山西请的。一场戏的薪金是两千六百元,唱十场,也就两万六千元。主演唱一场戏,大概能拿到几百元吧。与省级剧团相比,确实微薄,一场戏的薪金还不够雇一位省级院团的“角儿”。
不过,聊胜于无。对于一直没走出去过的老人来说,有这样的演出,且比不唱强多了。
关于晋剧的文章
▼数代同演《打金枝》
丁果仙牛桂英《走山》
李月仙、谢涛《杀驿》
谢涛现在和以前有何不同?一出郭兰英的晋剧名剧
这个范进可悲可惨可厌,但不可怜更不可敬
《烛影记》赵匡胤唱段
《麒麟剑》刘义唱段
台下观众老人居多
狭小的后台
▼推荐阅读
《霸王别姬》首演记
这是一个怎样的虞姬
《嵇康托孤》不如叫《钟会求爱不得反杀记》
收住人生的华丽,也割断人生的悲凉
我与张火丁的合作是无可替代的
聊聊给张火丁编腔的那些事儿
末世的两支哀歌
少年人的豪气是放着光的
这个杀手心太软
世间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好人得了恶报
休恋逝水早悟兰因
“众生相”最精彩不过“奴下奴”
读她百年前的模样,如闻铿锵的回声
如果不愿当其为一种品质,算作技能也好
最容易被伤害,也最容易被原谅
-END-
更多演唱: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白蛇传》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2)——《梁祝行途路遇》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3)——《江姐》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4)——《鸳鸯冢》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5)——《秋江》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6)——《绝路问苍天》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7)——《坐宫》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8)——《嫦娥》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9)——《龙凤呈祥》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0)——《北国红菇娘》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1)——《京歌1》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2)——《京歌2》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3)——黄天霸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4)——《文姬归汉》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5)——《玉堂春》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6)——《演唱会》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7)——《梁祝新曲》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8)——《锁麟囊》
张火丁
上炕一张碟(19)——《梁祝被书催》
在家看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