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正月,我们在妈妈的老家河北蔚县涌泉庄请河北阳原晋剧团演了6天大戏,一天两场,0度以下的气温,场场人满为患。先生退休前拉了一辈子小提琴,出入的都是北京的各大剧场音乐厅,这次坐在电动小三轮上,冒着严寒和村民们一场一场的看,看也看不够。我也破例的第一次看了晋剧的一整出戏“下河东”。
看戏之前我还在想,一直对戏曲没有太大兴趣的我能不能坚持看完全场?结果,不但看完了,而且萌发了要采访一下剧团团长的念头。
团长魏丽丽就是涌泉乡土生土长的一个女孩,从小就怀揣着要当演员的梦想。梦想成真后,她不但自己成了角儿,而且领导着90多人的剧团,闯荡在传承中国戏剧的舞台上。
在涌泉庄,我把一群农村的孩子称为环保小卫士,希望他们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能从小就培养他们对家乡真正的爱。并用他们学到的知识改变家乡还不富裕的现状。所以在采访魏团长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听听一个晋剧团生存的故事。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后,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记住的和我记住的惊人的相似。
一次演出瓢泼大雨中,观众打着伞不走,戏散不了,坚持完。老百姓的热情感动着演员;盛夏的一次舞台上,小演员因头盔和衣服勒得太紧,昏倒在舞台上。抬到后台喝点水,吃颗药,放松一下服装,接着重新装扮上继续演出;有一出戏叫“李慧娘”,其中要演嘴里放上松香喷出火来,赶上大风天,这个火就可能烧遍全脸。
这样的故事能在我们村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一笔,我相信。
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过去总是听说地方戏现在并不景气,缺少观众,缺少经费,很难传承。
可是,这6天在涌泉庄看到的,完全是村民们看戏的热情。不光本村的,县城的,连附近山西的观众也来了。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不管刮风还是严寒,观众的看戏的劲头,简直可以用上这个说法:难以置信。
我问魏团长你们是靠什么吸引观众的?她说是靠的是团魂和团风。
为了让一部戏的出场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戏的精髓,他们可能会要练上千八百次;练功后,脸上,手上脏的洗脸盆里的水都是黑的。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训练,年轻演员们的一招一式才能不仅是到位,更可谓精彩的让观众叫好。。
这个晋剧团还有一个数字是我没有想到的,用魏团长的话说,团里80%以上都是来自单亲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被招进来以后先要送到山西戏剧学院的晋剧班培训三年。
在这期间,他们的学习是很苦的,演戏,那是很吃功的,没有一定的功夫登不了舞台。演员的功夫是要在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腔儿”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苦相思”、“二音子”、“鸣腔”、“导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
晋剧的表现技巧也多姿多态,难度也较大,如翎子功、帽翅功、椅子功、鞭子功、梢子功、耍茶碗、耍头巾、甩辫子等都很有特色。
不懂得看热闹,懂得看门道。晋剧如果不懂这些行话,真的是难以深入的去看下去。村子里的老百姓一遍一遍的看同一出戏,他们就是在看门道。
现在的晋剧团。也会到学校里去演出,所以不光是老人爱看,年轻人的热情,也被这些精湛的表演艺术所感染。加上现在的演出有字幕,有灯光,有电子屏。这些现代化设备的加入,也让这些传统戏剧有了新的光彩,且汇入了时代的潮流。
当然,有的年轻人也是在看服装的华丽与渲染。魏团长说,她当天晚上演出身上穿的这套衣服就要六七千块钱。“打金枝”公主的衣服要12,,头盔好的也是万八千。
所以团长很感谢赶上了好时候,政府越来越支持民间艺术的传承。还有一个企业家当着晋剧院院长。很多大戏排起来要多万,政府和企业家的支持也是一个民间剧团生存必不可少的经济来源。
剧团来的那天,大卡车上拉着折叠床,这些演员们走到哪儿找间房子就男一屋,女一屋的住上。走在哪儿也是吃在哪儿。大锅饭因经费的限制,菜多肉少,常常就是熬菜和黄糕,演员们说习惯了。
我问魏团长,你最高兴的事儿是什么?
她说,就是能够站在更高的舞台上为老百姓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