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传统音乐的守望

李秀中与徒弟韩全鸿(韩师从于刘吉甫、刘柱等)交流艺术

九十多岁的李秀中与太谷知音琴行胡海生谈论上绞子的方法

试试四弦的音色

现在纯椰子壳的胡胡是不多了,主要是样子尺寸难选

李秀中的弹拉乐器的工具

定音器

檀木绞子,当年刘柱常来这里修胡胡

太钢拉胡胡票友阎福保山西省晋剧院郭小江

年西邵村工农剧团合影留念

上面的人物多为晋剧音乐界的大内高手,刘柱、刘庚戌、阎忠和、何芳圃

原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音乐家苏富世题,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大半个世纪李秀中来往的名家票友名单,约有三百多人,上到名琴师,下到民间票友。

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票友活动,其中不乏高手,省晋剧院的杜步信、王根寿、林惠民、剧团退到矿机的宋启贵

上世纪太原票友界的十八达王,收录于张林雨所著《晋剧文场艺术》

李秀中老年今年95岁了,大名李振辉,生于晋源区姚村镇西邵村,后来跟父亲在太原做生意。刚解放曾在省高院工作,后来做点生意,退休以后就在家里加工晋剧音乐器材。

早些年在府西街八号院内家中“闹票”,晋剧的界有名的文武场票友均与其熟识。晋剧界刘柱、宋效煜、杜步信、刘庚戌、杨茂德等乐队师傅都与他交好,太原知名的票友都与他一起玩过票,经常来他家里闹票,都是当年晋剧界文武场响当当的人物。据他讲太原县著名的“聚文会”,马中秋所收集整理《中路梆子工尺谱》,是中路音乐集成的上品,马中秋是个中医,清末秀才,除行医济世外,从小即继承父业学唱晋昆,仅一部《西厢记》,就可唱二百四十多支曲子,对哪个曲子怎么唱,他都颇有研究。曾收集不少晋昆工尺谱,重加校订抄录,可惜其后人卖与别处了。太原东米市的济生馆也是票界名流出入的地方,是“聚文会”与太谷“三多堂”、榆次、祁县闻齐名的闹票场所他经常跟这里的名票交流学习。

太原近百年发展状况他心知度明,侃侃而谈。对于解放后太原府十县剧团的文武场也十分清楚,如曾在阳曲县指导过武场赵廷杰,润生师傅,太原县剧团打板郭二毛,胡胡刘吉甫,三弦高仁戌,榆次刘忠林、郭志强、许合智,太谷剧团时成娃、岳存江,祁县罗维新、孔繁珍,平遥剧团的贾炳正,汾阳的侯步高、冯煊,忻县晋剧团打板高晋义,文水、清徐等剧团全部清楚。对太原各个剧院演员乐队情况,都能清楚的说个一二。

他对太原小街巷子,戏曲剧院,戏曲名家、文武场、票友等情况十分熟悉。他清楚记得太原解放前后大小的剧院,脱口而出当时名角与演出剧目,俨然是晋剧的“活字典”。到晚年好多票友和老师常去他家坐坐,就因为他懂得多,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原戏曲学校校长苏富世,退下来以后经常来他这聊天谈戏,家里挂着一幅苏富世字画,原来苏富世是文水苏家堡

村人。

他从二十岁开始喜欢上戏曲,一直与他的生活紧密相连,从没有中断过。戏曲伴随他大半辈子了,正因为热爱戏曲,所以爱研究、爱为戏曲奉献,他这个爱好使人他一生就不会感到空虚。近半个世纪的戏曲旧事,蛰伏在他的记忆,历历往事令他难忘。多少戏友随风去,多少旧梦已难寻。他成了太原旧事的再叙回放,有些寻找老街巷的记者和研究者都要来讨教。许多戏曲界的旧友也常来与他闲坐谈研,正如他自已所说,一个像我这样九十岁,能说清的人不多了,二则他们不清楚,三清楚的大多去世了,四有些人问的多讨厌了。他却是十分健谈,也希望与人谈论这些事情,这也是他旺盛生命力的延续。

晋剧票友李秀中结识过的太原戏曲相关人员

李秀中整理部分戏曲剧目

李秀中回忆票友活动

晋剧天书工尺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