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传奇剧种秦腔,历经数百年沧桑,如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写过一部叫《秦腔》的小说,书中详细的介绍了秦腔这个地方戏曲,如何在大西北扎根,并且与西北农民千丝万缕之间的关系。

这部小说问世后,使西北的秦腔广为人知,迅速为国人所了解,并且由此对戏曲文化产生了兴趣。

在这部小说里,秦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嗜爱秦腔如命,甚至老人归去的之前,都要听着秦腔合眼。老人归去之后,又要请上秦腔戏班来为灵魂演唱。

现实生活中,秦腔在西北的地位依然如此。而西北五省中,又尤以陕西、甘肃、宁夏最爱秦腔。

我曾经有个来自甘肃的同事,他跟我说,在他们那里的山上,经常有人一边放羊,一边吼着秦腔,隔一两里之外都能听到;在他们那里的农村,经常有老人在散步的时候,手里拿着播放器放秦腔;或者是一群人坐一起晒太阳聊天,旁边有个收音机在播放着秦腔。

秦腔是我国一个很古老的剧种,关于它的起源有三种说法,分别是先秦说、唐代说、明代说,这里就采用最晚的一个说法,因为有具体文献记载。

根据记载,秦腔最迟在16世纪后期(明朝万历年间)就已经形成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早出现的文献是明朝传奇剧本《钵中莲》,该剧本是明朝江南的无名氏所作,从陕西传播到江南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猜想到秦腔最迟在明代初期就已经形成了。

秦腔之所以叫秦腔,是因为它诞生于甘陕一带的古秦地,经过多年的流传,现如今秦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不过在历史上,秦腔流行的地区很广,几乎覆盖了全中国。

从清朝康熙年代开始,到乾隆末年结束,秦腔已经流传到了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也有演出,地方戏兴起后,这些都被统称为乱弹。

比如秦腔流传到山西的时候,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蒲州梆子(蒲剧)、中路梆子(晋剧);流传到了河南的时候,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形成了河南梆子(豫剧);流传到河北的时候,形成了河北梆子等。

就这样,在全国各地流传,形成了山东梆子、徐州梆子、绍兴乱弹、莱芜梆子、上党梆子等,还有一些剧种吸收了秦腔特色,比如秦腔流传到南方的时候,与南方的特色结合,形成了西皮调,而徽剧、汉剧、京剧等剧种,也都有西皮调的存在。

我昨天关于“花雅之争”的文章中,就提到了秦腔。在花雅之争第二阶段的时候,是秦腔与京腔的较量,来自于民间的秦腔,以绝对的实力击败了庙堂之上的京腔,获得了北京人的喜欢。

清政府为了维持昆曲、京腔的正统地位,不得不出台下令禁演秦腔。当时的秦腔班主魏长生只能离开北京,南下到扬州去演出,结果秦腔在扬州也同样受欢迎,于是秦腔戏班在南方转了一圈回到陕西,秦腔艺术留在了南方各地。

这么多地方戏中都含有秦腔的特点,可见秦腔对戏曲界的影响是很大的。

戏曲界有四大声腔,分别是昆腔、梆子腔、皮黄腔、高腔,其中昆腔来源于昆曲,梆子腔来源于秦腔,可以说,秦腔在戏曲界的地位完全可以同“百戏之祖”昆曲相比美。

在戏曲界很多剧种都凋零的今天,秦腔仍然深受西北地区人民的喜爱。不管是红白喜事,人们都会叫一些秦腔剧团来演出。秦腔在当地这么受欢迎,也无怪能够在西北流行这么久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