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瑰宝永驻艺术常青,爱晋剧的你一

  

  5月19日,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晋剧程派青衣艺术创始人、嗨嗨腔创始人程玉英因病去世,享年95岁。随着程玉英的离世,晋剧“丁牛郭冀程”五大流派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大师虽逝,精神永存。借缅怀大师之际,小编带您详细了解晋剧的五大流派及其代表人。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是我省主要传统剧种之一。近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中路梆子的舞台上即出现以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表演艺术家。

丁派艺术代表:丁果仙

  丁果仙(—),字步云,艺名“果子红”。河北省束鹿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七岁投师晋剧艺人孙竹林学艺,是晋剧史上第一位女须生。十七八岁即誉满三晋,名驰京津,被誉为“山西梆子须生大王”。

晋剧“丁派”传人乔俊芬在《闹公堂》中饰演窦秀英

  代表剧目:《日月图》(饰白茂林)、《双罗衫》(饰姚达)、《八件衣》(饰杨知县)、《走雪山》(饰曹福)、《蝴蝶杯》(饰田云山)等。在《血泪仇》《小女婿》《丰收之后》《红旗下的花朵》等现代戏中饰王仁厚、陈快腿、王奶奶、老校长等人物,也很出色。

冀派艺术代表:冀美莲、冀萍

  

  晋剧艺坛上诞生了这样一对令人崇敬的艺苑母女,她们天生丽质,独具才华,广采博纳,自成一家,以罕见的勤奋和艺术灵感创造了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把小旦表演艺术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创造了一个鲜活的艺术流派——“冀派”,把女性的端庄、美丽、智慧、温婉发挥到极致,得到几代观众戏迷的青睐和喜爱。

  冀美莲于年生于山西文水县,14岁从艺,拜名旦“一点红”王有福为师,潜心学艺,16岁辗转晋中、太原,远涉上海,与前辈”盖天红”、筱金梅等搭档,出演《富贵图》《百花亭》等崭露头角。年冀美莲参加抗日决死纵队前线剧团和“七月剧社”,投身抗日宣传。之后,转入太原新化剧院,与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乔国瑞(狮子黑)、郭兰英、梁小云等名家长期合作,所演《梵王宫》《文嫣》《凤仪亭》超凡脱俗,冠绝一时,并荣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二等奖,且以出众的人格魅力荣任华北人民晋剧团和山西人民晋剧一团团长之职,为繁荣晋剧事业倾尽心力,与丁、牛、郭等前辈协力同心,创造了晋剧艺术的一代辉煌。

  代表剧目:《富贵图》、《百花亭》、《梵王宫》、《文嫣》、《凤仪亭》

  冀萍从小受到母亲的艺术熏陶,又经师爷王有福悉心传授,早早显出艺术才华,15岁出演新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将女扮男装、坚贞不渝的祝英台描摹得至情至性,令人生怜,引来内外行的一片赞叹。年,冀萍主演了现代戏《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以热情四溢,自然舒展的唱念、表演轰动三晋。她在剧中塑造的送夫参军,追求进步的农村姑娘形象,很快深入人心,成了时代青年的榜样,而冀萍在剧中一曲清脆甜美、韵味无穷的演唱“红彤彤的太阳上了山,树上的鸟儿叫声喧”,更是万人传唱,成了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

  代表剧目:《杨门女将》、《杀宫》、现代戏《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

郭派艺术代表:郭凤英

  郭凤英,女,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艺名“十一生”,晋剧小生行当“郭派”艺术创始人。年生于山西榆次郭家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郭凤英扮相英俊,戏路宽绰。她曾在一百多出剧目中扮演了不同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她和丁果仙、牛桂英、冀美莲等艺术家合演的《打金枝》《蝴蝶杯》《双罗衫》《凤仪亭》《赠剑》等戏,相映成辉,成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艺术杰作。随着艺术的日趋完美,她的名字也越来越为人们   代表剧目:《小宴》《黄鹤楼》《打金枝》《双罗衫》《蝴蝶杯》《和氏璧》《土祖庙》《小别母》等。

程派艺术代表:程玉英

  程玉英,女,生于年,晋剧青衣,山西平遥梁赵村人。10岁时为生计拜在晋剧名艺人“说书红”(高文翰)门下,主攻须生。13岁时,随师进京演出,在《忠报国》一戏中因原演员出现变故,遂应急救场出演李艳妃,一炮打响。后经师傅与众长辈商议,认为程玉英演青衣比演小生好,遂改青衣。“说书红”的门徒很多,有9个得意高足,称为“九英”。程玉英为“九英”之首。20世纪30年代末,程玉英与丁果仙等人进京联袂演出,受到马连良大师的指点,演艺大进,被北平观众誉为“山西两个女戏王”。

晋剧“程派”传人范金萍(右)和王淑萍在《武家坡》中分别饰演王宝钏和薛仁贵

  程玉英退出舞台后,培养出王爱爱、王万梅、侯玉兰、杜美丽等名角儿,程派艺术现传承三代,枝叶繁茂,独占晋剧青衣行当之鳌头。

  代表剧目:《武家坡》《火焰驹》《双官诰》《女中孝》《清风亭》等。

牛派艺术代表:牛桂英

  探索牛派演艺风韵及其卓越贡献,以我之见,重在唱、念。六字以概之:云遮月、交待清。

  牛桂英于上世纪40年代初成名于晋剧第二故乡张家口,新中国成立前后又曾驻京献艺数载,除得到京剧巨擘程砚秋、晋剧名旦李子健(“小梅兰芳”李世芳之父)等名家指教。创造了既遵循普通话的声韵,又保持着太原语调的特色的新道白。自上世纪50年代,随着牛派晋剧道白的确立和“蒲白”的消退,标志着晋剧发展史上的一次再度跨越,牛桂英老师当是晋剧发展里程碑的主要奠基者。

  牛桂英老师的青衣戏,庄重大气、清雅含蓄。经她多年的演出实践,摒弃了前辈男旦的旧腔痕迹,开创了适合自身嗓音条件的清柔、深沉、浑厚的演唱风格。她的行腔,特别注重发声吐字,喷口有力,平仄不混、收韵讲究。她不拘泥于陈腔老调,善于巧妙地通过颤音、升降音的装饰抒发人物情感,追求声情并茂。

  代表剧目:《击掌》《算粮》《劝宫》《走山》《骂殿》《芦花》《丛台》等。

山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图文整理申芯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