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民间艺术一直以来都是民众创作、使用和欣赏的艺术形式,其主题不外乎满足物用方面的使用功能,非功利的精神上的审美需求。
在中国古代,弹琴(古琴)、弈棋(围棋)、书法(毛笔)、绘画(国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合称琴棋书画。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围棋是由中国首创,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水墨画也是中国独有。所以,琴棋书画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不分。随着饮茶风气更为普及,茶器并日趋工巧,唐代?末年出现了饮茶最理想的茶壶──紫砂壶,以紫砂泥为原料,经艺人精心制作,其?壶颜色紫红、质地细柔,造型古朴,泽地典雅,贵如鼎彝。宋代的紫砂壶已在文人?中广为使用,大诗人欧阳修曾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宋代后期到明代的宜兴紫砂生产的崛起,很快成为全国的紫?砂器生产中心,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宜兴始终是一领中国紫砂壶制作风骚,直至今日。
弓箭,是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武器,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杨福喜介绍,“聚元号”创立于年,曾经是清朝(年~年)皇家御用弓箭铺。随着火枪进入中国,弓箭的用途大大缩减,弓箭铺也相继倒闭,20世纪初期,杨福喜的爷爷杨瑞林以40块大洋的价格接手了“聚元号”,成为第八代传人。杨瑞林是一位痴迷弓箭制作的手艺人,他不仅完整地继承了传统弓箭制作复杂的生产工艺,还扩大了“聚元号”的经营范围,增加了弩弓、旦弩、袖箭等品种,使“聚元号”生意逐年兴盛,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硕果仅存的几家弓箭作坊之一。杨福喜的父亲和大伯从小就开始学习弓箭的制作,上世纪50年代,他们制作的弓箭曾出口到英国。如果没有之后的那场政治运动,杨福喜也会和他的父辈一样,从小开始学习家族的这门手艺,继承家族的传统。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剪纸:也称为刻纸。民间生活中常见的吉祥字大体有“福禄寿禧”、“如意”、“吉祥”等。尤以“福禄寿禧”四宇为多见,而这四字中为首的“福”字,其意又有后三字的内涵,故民间生活中所用“福”宇最多。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都要贴“福”宇。剪制“福”字时,行书、揩书字体(见图)的要注意每一笔画的气韵,篆书字体(见图)的要注意每一笔画问的巧妙连接,以保持字体的整体结构。
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民间艺术家,中华宝库,传承着最原滋原味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