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传统戏中,清官戏、公案戏是颇受观众欢迎的。在京剧舞台上,以清官包拯为主人公的剧目很多,如《狸猫换太子》、《铡美案》、《打龙袍》、《探阴山》等等。在这些剧目中,包拯都表现出了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不畏强权的一面。《铡美案》中,他为了捉拿忘恩负义杀妻灭子的驸马陈世美,不惜得罪皇太后、公主,甘愿赌上自己的性命;《狸猫换太子》中,为了让含冤多年的李太后顺利还朝,他不惜丢官罢职;《铡判官》中,为了查出杀害柳金蝉的真凶,他多次下阴曹与鬼神争辩……虽然这些高贵的品质令人击节称赞,但也使包大人看起来更像个神。而一出《赤桑镇》,却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亲情、有苦恼、有犹豫、有不忍的活生生的包大人。《赤桑镇》是一出花脸与老旦的对戏,以裘盛戎、李多奎为代表,这个故事不仅感人至深,而且唱腔优美,是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加工改编的经典剧目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赤桑镇》讲得是:包拯奉旨陈州放粮,临行前侄子包勉到长亭相送。包拯得知身为萧山县令的包勉竟然贪赃枉法,忍痛将其按律问斩。包拯的嫂子吴妙贞得知儿子的死讯,急忙赶到赤桑与包拯争论。吴氏认为包拯忘恩负义,本可以法外施恩不斩包勉,但他非要依法办事,才使自己痛失爱子。包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平与国家的利益,不得不先讲法,后讲情,在他殷殷的恳求与劝慰之下,吴氏终于原谅了他,叔嫂二人和好如初。
此戏根据清末著名公案侠义小说《三侠五义》第二回及第四十六至四十八回的内容改编而成,但京剧中的情节与小说的内容出入较大。小说写的是贼人武吉祥冒充包三公子包世荣向州县勒索银两,观城县的承差赵庆因对假包三公子招待不周而受到责罚,怒而上京告状。赵庆本想到开封府告状,但又恐包大人偏袒包氏族人,只得改向庞太师告状。庞太师正为参不倒包拯而苦恼,得此案后他马上向仁宗皇帝上折,并在暗中设计陷害包拯。仁宗皇帝得知包拯的侄子竟向州府勒索银两,大怒,命人将包世荣缉拿归案后三堂会审。在大理寺堂上,假扮包世荣的武吉祥被庞太师命人假扮的包兴所骗,以为包拯早就打通关系,一口承认自己确实到处勒索银两。就在众人吃惊之时,公孙先生将包拯三位亲侄子带到堂上与假包世荣对质,这才使此案水落石出。小说中的故事虽然也非常精彩,但对包拯的描写着力不多。改编成戏后,不仅增强了包拯与亲人吴妙贞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也突显了包拯身上人性的光辉,使这个角色更加丰满。
图片来自网络
在《赤桑镇》中,包拯得知嫂娘吴氏夫人赶到赤桑,心中布满了忧虑及不安。他深知铡死包勉对嫂娘吴妙贞来说是致命打击,而且对他来说,吴氏夫人不仅是嫂子,还是一位母亲,在亲生父母弃养他时,是嫂子吴氏用奶水将他养大,他不忍伤害这样一位善良的老人。但在法律与亲情面前,包拯选择了法律,纵使心中也有很多不忍和痛苦,还是不得不将亲侄子包勉按律问铡。吴氏夫人见到包拯后难掩丧子之痛,大骂他是忘恩负义郎。包拯有口难辩,非常难过,尤其是紧接其后的一大段[二黄]唱腔,将他儿时如何受到嫂娘的训教和照顾全部深情唱出,想当初正是嫂娘教育他要做万人敬仰的忠臣清官,如今自己虽然已执掌了国家法律的权力,但绝对不能因为一已私情而徇私舞弊,未正人先正已,这才能对得起嫂娘对自己的养教之恩。深明大义的吴氏夫人虽然也觉得包拯这样做是正确的,但失去了终身靠养的儿子,她还是难以接受,她既不愿意为难包拯,也不愿意孤单终老,所以想碰死在赤桑。看到泪如雨下的嫂娘,包拯也是痛苦万分,他叫人拿来“孝巾”,表示今后要替侄子尽孝道。接着就是这出戏中最有名的一段[二黄碰板]:“劝嫂娘休流泪你免悲伤,养老送终弟承当,百年之后弟就是戴孝的儿郎。”这段唱感人肺腑,字字都唱出了包拯的真情实感。由于马上要赶去陈州放粮救荒,包拯没有富裕的时间陪吴氏夫人述说衷肠,他怕老夫人怒气未消,连连向她行礼,希望能得到嫂娘的宽恕。吴氏夫人虽然心痛,但她知道包拯这样做全都是为了严肃国家法纪,让黎民百姓得到幸福,她叫王朝把酒斟上,向包拯敬酒送行,叔嫂二人化解怨恨,和好如初。
这出《赤桑镇》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几分钟,但却是一出非常感人的好戏,上演的效果甚至比《铡美案》更好,更受观众的喜爱。《铡美案》中,包拯面对权贵毫不退让,当他怒铡忘恩负义的陈世美时,观众感到铡得好、铡得是、铡得痛快淋漓;而在《赤桑镇》中,包拯面对的是最让人难以割舍的亲情,他亲手铡了侄儿包勉,不仅要受到良心上的谴责,还要面对嫂娘吴妙贞的责怪与不理解,包拯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以及对嫂娘深深的愧疚,让观众感到无比的敬佩与动容。由于这是一个难得的有深度的好题材,故而各地方剧种也都借用这一题材进行改编,汉剧、豫剧、徽剧、秦腔、吉剧、川剧、粤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至今都有此剧上演,只不过戏名不尽相同,如豫剧叫《铡包勉》,川剧叫《铡侄》,湘剧、粤剧叫《包公截侄》,河北梆子叫《包跪嫂》,吉剧叫《包公赔情》,中路梆子叫《跪寒铺》等。
《赤桑镇》让人们看到了包拯为官的公证严明、铁面无私,那么在历史上,包拯是否真的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呢?他是否真的从小就被父母抛弃而被长嫂收养呢?他的亲人中真的有贪污犯吗?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年),仁宗天圣五年(年)考取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判官、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尹、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任职期间他执法严明、不畏权贵、铁面无私,曾弹劾过宰相宋庠、舒王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和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等人,因此《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惟以忠恕也。”由于包拯刚直不阿,公孙王侯、贵族官宦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所以暴敛民财之事大有改变。包拯平日不苟言笑,从不嬉皮笑脸,故此当时的人们形容他的笑“有如黄河清”那样难得一见。包拯的大名妇孺皆知,人们都称他为“包待制”,甚至在京师(开封)还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歌谣。朝廷命包拯代理开封府尹之前,曾有旧历:凡有诉讼者,不得直接到衙门内告状。包拯上任后命人打开正门,凡有冤屈者皆可申诉,此规定执行后,那些曾经欺压百姓的官吏再也不敢为所欲为了。在《宋史·包拯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朝中有个得势的大太监的族人,在惠民河上附近建造花园及楼台亭阁,导致惠民河阻塞,影响百姓们用水。但由于太监的权势太大,没人敢管这事,而包大人却趁着京城大水,把这些祸害百姓的建筑全部拆除了。宋史中描写的包拯与戏曲舞台上那个不畏强权、不循私情、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的包拯形象一致,看来包大人确实是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父母官。北宋嘉佑七年(年),包拯因病去世,年六十四岁,谥孝肃。
再来说说包拯是否由长嫂一手养大,是否真有一个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的侄子。无论在小说还是戏曲中,都说包公由长嫂抚养成人,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根据年包氏家族墓群中出土的《包拯墓志铭》及《宋史·包拯传》中的记载:包拯为家中的独子,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大孝子。包拯28岁考中进士,初为大理寺评事,后为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其父母年事已高,不宜与他同行到建昌,包拯毅然辞官还乡侍奉双亲。数年后,他的父母相续过世,包拯在父母墓旁守孝三年,经过朋友劝说方才复入仕途,时年39岁。故欧阳修称赞其“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由《宋史》及后来包氏家族墓中出土的一方荆州崔氏的墓志铭可以得知,包氏家族中的这位崔氏就应该是京剧《赤桑镇》中嫂娘吴妙贞的原型,不过她并不是包拯的嫂子,而是包拯的大儿媳。崔氏的墓志铭载,她是包拯大儿子包繶之妻,出身名门,其外公正是当过三朝宰相的吕蒙正。崔氏与丈夫包繶感情很好,但过门还不到两年包繶就因病早逝。包拯夫妻觉得崔氏还很年轻就劝其改嫁,崔氏誓死不从,决意留在包家服侍公婆,照顾年幼的儿子包文辅。包拯身边曾有位照顾他起居的孙姓侍妾,此女被辞退回家后才发现已怀有身孕,但包拯夫妇并不知晓。崔氏得知此消息后,经常派人到侍妾家送钱送物,使孙氏一家生活无忧。不久孙氏产下一子,崔氏将孩子抱回府内亲自抚养,并将这个喜事告诉了包拯夫妇。已年近花甲的包拯突然得知自己新添一子,心内极为高兴,为孩子取名为綖。天有不测风云,崔氏五岁的独子包文辅因病去世不久,嘉祐七年(年),一代名臣包拯也因病去世了。此时崔氏的母亲吕氏想让她改嫁,崔氏对母亲说:“我10年前没从包家走,现在公公去世了,我就更不能从包家走了,家中年老的婆婆和年幼的小叔全靠我来赡养照顾,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改嫁呢?”从此支撑包氏门户的重任就落到了寡居的崔氏身上,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年幼的小叔,崔氏十分的辛苦,但她一点怨言也没有。尤其在照顾小叔子包綖方面,崔氏更是格外的精心,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照料他的衣食住行,而且还聘请先生教他识文断字,知书学礼。包綖长大后也知恩图报,像侍奉母亲一样侍奉嫂子崔氏。“长嫂如母”的故事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美谈。崔氏高洁的品质传到宋哲宗的耳朵里,他封崔氏为永嘉郡君,命大文豪苏东坡为其撰写嘉奖诏书,并在包公家门口筑起一座带门楼的高台,人称“节妇台”。如今节妇台早已夷为平地,但《故枢密副使包拯男繶妻崔氏封永嘉郡君制》的诏书被收录在《东坡全集》中,并且在《宋史》的列女传中也留下了崔氏的传记。
既然如此,包拯被父母抛弃,由长嫂抚养成人的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要说到明成化年间创作的一段名为《新刊全相说唱包待制出身传》的说唱词话了。这段说唱词话讲的是,包拯出生后因长相丑陋而被父亲弃养,幸有大嫂相帮才得以长大成人。长大后的包拯虽有大嫂的关照爱护,但仍时常被二哥、二嫂刁难,大嫂见包拯长像不同于凡人而且聪明异常,就请来先生教他读书。三年后,大嫂又出资令其赴京赶考,包拯一举得中,钦授为定远县知县。这段说唱就是最早讲述包拯传奇身世的出处,也是后世小说、戏曲中包公被弃由长嫂抚养故事的创作依据。
图片来自网络
既然包拯没有兄弟,自然就没有收受贿赂的侄子包勉,这个人物不过是编剧们为增加《赤桑镇》的可看性而虚构出来的。在真实的历史上,包氏一族的子孙都非常的清廉守法。包拯曾对后代留有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正如包拯所希望的,其子包繶、包綖,其孙包永年都是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好官。尤其是包拯之孙包永年,在他任职期间,无论做到什么官位,他都敬职敬责、廉洁守法,大家感叹道:“包公之后,信乎有是贤孙也。”
无论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还是在小说戏曲虚构的故事当中,包拯都是一位执法如山、勤政爱民、铁面无私、为官清廉、以身作则的好官史,为世世代代的公职人员树立了榜样,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敬爱“包青天”,从而创作出一个又一个与他相关的故事的原因。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那么,这段包公铡侄,并向老嫂赔情最终获得谅解的故事,作为京剧是什么时候被推上舞台的呢?这是两出折子戏:《铡包勉》和《赤桑镇》,前一出是传统老戏,后一出是上世纪60年代初才创排的。
在清道光四年(年)庆升平班演出的出京剧剧目中,《铡包勉》就赫然在列(见《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可惜《系年小录》只记下剧目名称,没有记录下参演的艺人。伶人演出此剧的文字记载,最早为名净穆长寿于光绪十一年(年)在大内“漱芳斋”为清帝、后演出此剧。(见王芷章《京剧名艺人传略集》)。穆长寿之前的名净难道就没人演唱过这出折子戏吗?虽然至今尚未见文字记载,但笔者推测有一位名伶可能演出过这出《铡包勉》,他就是穆长寿的师父、名净刘万义,艺名大奎官。大奎官在咸丰年间曾与老生“三鼎甲”之一的张二奎共组有名的“双奎班”。根据文字记载,大奎官经常演唱包拯戏,如《铡美案》《双断钉》等,而他的徒弟穆长寿也以善演包拯戏著名于世,故此笔者大胆臆断,长寿必然是传承有自,何况他是票友下海,自己会戏不会太多。
再说《赤桑镇》。上世纪60年代初,各京剧院团都在翻箱底,挖掘老戏。年,北京京剧院的著名编剧王雁根据秦腔传统剧目改编了此剧。原来是《铡包勉》《赤桑镇》连演,后来由于《赤桑镇》特别受观众欢迎,渐渐地便单独演出了。特别是当下,更是如此。如今看来,《铡包勉》的文本是有缺欠的,需要近一步打磨。如果把包拯铡侄的内心世界挖掘得深刻洽切,包勉贪污受贿的事情揭示得自然巧妙,倒不失为一出好戏,与后面的《赤桑镇》才能匹配,二合一。
《赤桑镇》也是裘盛戎先生最后排演的一出历史故事戏。在这出戏中,裘先生唱、念、做的呈现皆是高水平。虽然仅有几个主要唱段,但他唱得段段经典,重情、重味、重韵。尤其是后面的[二黄]唱段,一段[二黄二六]转[慢三眼]“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是根据包拯的思想脉络、内心活动创造的新板式,腔调苍凉沉郁,凄美感人。再后的一段[二黄碰板]也是新板式,虽然仅有几句唱,可是遒劲峭拔,斩钉截铁,字字带泪,如弹出膛。最后以一段[西皮快板]结束,快而不乱,干板垛字,落气回肠,感人肺腑。而包拯那段向嫂娘申诉的念白,念得情深意重,分量千斤。李多奎扮演的嫂娘,一副老态龙钟之貌,嗓子又是那样苍劲悲凉,却喷吐有力,一段和包拯字头咬字尾的对唱,与裘盛戎珠联璧合,功力悉敌。吴妙贞最后理解了包拯的所作所为的那一段[二黄散板]转[回龙]再转[原板]的唱段,真是悲痛交加,欲哭无泪,而最终是非分明,芥蒂全无,思想脉络细腻清楚。故该剧甫一首演,便赢得观众的喝彩,直到今天传唱不衰,成为裘门和李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的优秀保留节目。
责编:刘泰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