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的表达和舞台的呈现
传统戏曲应如何被时代接受?
今天
让我们跟随中国戏剧界金字招牌——
徐棻先生
一起《浅谈戏曲的文学性》
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等都属于文学。文学是什么?通常这样说:
文学,是借助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
文学,是以富有文采的语言文字去表达感情。
文学,是被赋予思想和感情并具有了艺术之美的语言文字。
文学,是作家借助虚构与想象,用文字塑造形象来表达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
文学,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离开了这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
总之,关于文学的说法很多,但是都离不开: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借助虚构与想象,具有艺术之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极具个性特点,等等。
倒是马克思说得简单: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
戏曲之美
本来,文学既然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那肯定是一种意识形态。但别忘了它“是审美的”!如果不是审美的,恐怕就是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等,那就和文学无关了!而审美的表达的,又是作者和作者笔下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高尔基说得更简单:文学就是人学。因此,当我们谈论某个戏的文学性时,首先要看那个戏是否塑造了生动的人物。
人物,承载着剧目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现代社会,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戏曲再不能像封闭时代那样,垄断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是当今戏曲衰落的外因。内因则是:诞生于七百多年前的传统戏曲,有些剧目会因思想内涵落后于时代而不被观众接受,有些剧目会因审美情趣不与时代合拍而不被观众喜爱。所以戏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当代戏曲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创新发展
小说塑造人物,诗歌表达情感,都起始于语言文字之美,也完成于语言文字之美。但戏曲文学除了要考虑美文的表达,还要考虑舞台的呈现。剧作者既要做到如前所述:借助语言文字之美来创造形象、以富有文采的文字去表达感情、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独特的心灵世界等等,还要考虑到:怎么让演员运用戏曲手段,对文字的描写加以体现。这就要求,戏曲的剧作者不仅要用语言文字之美去“讲故事”,还要让故事中的“当事人”能够用行动去表现故事。
戏曲文学塑造人物通过唱词和道白,有“文采”的语言文字,对戏曲文学特别重要。折戏《情探》中“更阑静”“梨花落”等唱段脍炙人口,便是例证。不过,优秀的戏曲文学,不但要文采斐然,还要有戏剧动作,要为演员提供表演人物的空间。以期通过“文字”和“表演”两度创作的合力,共同完成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情感的表达。如果,一个剧本虽有文采却不宜演出,那这样的“案头文学”是不合格的戏曲文学。反之,一个剧本虽有表演动作,却不见人物且文字粗俗文理不通,那也是不合格的戏曲文学。
舞台呈现
折戏,都是大戏中的片断,多由某个“行当”对演技的尽情发挥、代代相传积累而成。当这些片段独立演出时,文学性在其中已是残留的碎片。熟悉戏曲的观众欣赏的也只是其某点表演、某段唱腔、某种技巧,并不在意它的文学性如何。所以折戏的文本,文字表述都比较简单、粗糙甚至含混不清。但是,数百年积累下的精彩演唱,又使折戏具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如《逼侄赴科》《酒楼晒衣》《评雪辨踪》《店房责侄》等,其利用戏曲动作塑造的性格人物,已活跃于舞台多年。它们虽然大多缺少“一度创作”的语言文字之美,却因发挥了“二度创作”的特性——以表演塑造人物而被观众接受。折戏《周仁耍路》,以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和社会道德良知的矛盾,以人物进退两难的痛苦去撞击观众的心弦。《水牢摸印》表现了人的强烈的求生欲望,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遭受陷害的愤恨,这些都能激起观众的同情。《放裴》重在戏曲动作,《托国入吴》重在戏曲演唱,《石怀玉惊梦》则演唱与动作皆重。概言之,折戏是过去师徒间口传心授的必然结果。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对训练川剧文生演员的基本功,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经典教材。
跨界创新
有人说,戏曲之衰落是强调了人物而忽略了“玩意”,这种说法是本末倒置。戏曲虽然是一种重视技巧(玩意)的艺术,但重视技巧的目的,也是为了把人物刻画得生动,把情感表达到极致。所以戏曲中的“玩意”不论多么精彩,也都是表现人物和感情的。比如传统戏《拦马》《三岔口》《打棍出箱》等,如果不是有那样的人物和情境,那些“玩意”都不能存在。再如川剧的招牌“玩意”——变脸,它也是用来表现神将“紫金饶钵”的神通广大。如果其神通不够广大,怎能收服打败了众神将的白娘子?现在,出现在各种聚会中或饭局上的“变脸”,已成为谁都可以玩玩的小魔术。所以,当我们在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中试图运用“玩意”时,一定要事先想清楚这“玩意”和人物的关系。
在我国的戏剧舞台上,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戏剧样式,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唯有戏曲,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戏剧样式。它大写意的虚拟性、程式性、综合性、节奏性、符号性、时空自由性等艺术表现手法,不但具有独特的戏剧美学价值,还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可变性、可塑性,使戏曲可以随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
春晚中的戏曲
我华夏子孙当以拥有戏曲艺术而自豪。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它将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里,永远矗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林中。
.2.4正月初四立春
徐棻先生作
(本公司经徐棻先生同意后刊发此文)
关于徐棻先生
今年88岁高龄、从艺72周年的徐棻先生是一位与时代同步、心怀时代的戏剧家和天府文化名人,被誉为“中国戏剧界的金字招牌”。
徐棻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是著名编剧、艺术指导,川剧史上第一位女剧作家,终身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代表作有川剧《死水微澜》《尘埃落定》《欲海狂潮》《目连之母》《马前泼水》《马克白夫人》等,话剧《辛亥潮》、舞剧《远山的花朵》、晋剧《烂柯山下》、滇剧《贵妇还乡》、昆曲《十面埋伏》、京剧《千古一人》,还有长篇历史小说《苏东坡》《成都辛亥潮》和电视剧、报告文学、短篇小说、戏剧评论等。曾3次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两次荣获“文华大奖”及“五个一工程奖”,3次获得中国戏剧节之“优秀剧目奖”,其作品曾入选国家精品工程。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右滑动欣赏徐棻先生作品剧照)
今天,当说起“徐棻”这个名字,戏剧爱好者都不会陌生。她的名字,常常就是一部作品的金字招牌。
徐棻的作品被誉为“名角营养钵”,先后成就了“二度梅花奖”2名,“梅花奖”8名,“文华大奖”6名,“文华奖”3名,“中国戏剧节单项奖”20多名,还有上海“白玉兰表演奖”主角奖2名和配角奖1名。
END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