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我市年“免费送戏下乡”活动走进阳曲县戴庄村。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实验一团的演员们带来了《喜荣归》《斩子交印》两场传统戏,寂静的村庄又热闹了起来。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前一刻,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乐队司鼓刘峰还在戏台上摆弄着京班鼓,为晚上的惠民演出做着准备,却不知天空一角已经悄悄起了一片黑云。
一壶热茶、一把折扇、一块毛巾,这是刘峰在暑天“续命”的法宝,总是随身备着。“天儿好像没刚才热了。”刘峰刚擦了一把汗,一股风——呼,戏台旁临时搭起的化妆棚差一点就被掀翻。“坏了,可能要下雨!”人们忙着加固大棚,67岁的村民戴海亮此刻坐在不远处自家的小卖铺里,他的心也和大伙儿一样揪着,今晚的戏还演吗?
晚上7时,风住了。预想的大雨并没有来,暑气却是退去,凉快得很。戴海亮坐在小卖铺的窗子边,一边招呼生意,一边瞅着外面——看戏的乡亲渐渐多了。“疫情后,村子里难得这么热闹。”戴海亮和老伴儿比往日要忙碌一些,不仅有村民来买馍馍,更有不少孩子在挑选戒指(一种玩具)。“我们村已经连着演了两天戏,生意也比平日强了不少。”“饮料卖得最好。”借着“免费送戏下乡”,老戴跟着“沾光”,堆起的笑容又把脸上的褶子挤得更深了。
“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到(太原)城里安家的比较多,还留在村里的也就人左右。”老戴说,“在家门口就有免费看戏的好事儿,真是没有想到。”“免费送戏下乡”活动,丰富了老戴和附近村民们的文化生活。“这个戏台子有些年头了,今年刚刚翻新过。”老戴口中的戏台是村里的释迦寺戏台,据说有多年的历史。时过境迁,熟悉的梆子、堂鼓、马锣再一次从古戏台上响起。变的,是台上的“角儿”和台下的观众;不变的,是对晋剧艺术的坚守与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追捧与热爱。8时整,好戏开始了……
台上的演员似走马灯轮番登场,一句句韵味悠长的唱腔落入耳中。晋胡的柔和,二弦的清亮,三弦的豪放,四弦的跳脱,几种音质各异、风格有别的乐器和鸣,更演奏出晋剧的魂……
7月中旬,我市启动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免费送戏下乡”活动。“市、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都很上心,很快就帮我们落实了演出地点。从7月22日至今,我们团已经免费送戏下乡24场。”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实验一团团长白海滨说,虽然演出节奏很快,但全团每个人都是认真对待,“我们的根在这里。”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谢涛也是相同看法。在后台,谢涛对着镜子看了又看,直到自己满意才扑粉定妆。“和上海这样的戏剧‘大码头’相比,我觉得下乡演出更放得开。”谢涛说,这里没有戏曲专家,可个个都是“专家”。“演得好与坏,从台下人们的反应就能找到答案。”
戏台上的梆子声一声赶着一声,戴海亮的小卖铺也是热闹得紧。孩子们跑进跑出,老戴也不生气,一边支棱着耳朵听戏,一边麻利地从背后货架上给顾客拿东西,两不耽误。两场戏唱完了,人们没有散场,戏还没听够。演员们依次登台,又各自拿出看家本领清唱一段。压轴的,自然是谢涛。“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厚爱,那我也清唱一段《烂柯山下》朱买臣的选段……”她知道,千言万语也不如给大家再唱上一段。
在大伙儿的叫好声中,3个小时的演出结束了,也为戴庄村的“免费送戏下乡”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散场了,戴海亮的小卖铺还亮着灯,老两口正和孙子视频聊天。不时从屋中传出的笑声,似在分享这两日的喜悦,抑或从生活中品出了幸福的味道……
近期热点
占道经营、高音扰民!不文明经营该收手了!
举全市之力创文明城市
记者:梁涛
责编:任蕾
版式:谢姣姣
检查:常崇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