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尊重原著的1991版杨家将,已成绝

北京治酒渣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210624/9102614.html

《杨家将》故事流传千年,已成为中华民族英勇抵御外敌,忠烈报国的典范。

依稀记得记者采访一位抗日老兵,老人家说起当年长官的战前动员,用杨家将金沙滩故事激起全团战士的无畏斗志,可见文化的力量之大,已经超过了真实的历史本身。

虽然流传至今的《杨家将》故事,许多都并不是历史,而是文学家杜撰,但故事中的精神是真实的,那是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华夏王朝为了集权统治,施行重文轻武政策之后,尚武精神的团体挣扎,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在所有关于《杨家将》的影视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是年,山西电视台播出的《杨家将》,其中许多场景,都在我的家乡取景,黄土高原上的残垣断壁,危关险滩边的秋风萧瑟,灰暗的色调,凄壮的音乐,都非常符合原著。

当然,由于条件有限,演员的服装,台词还有不少硬伤,但整体来讲,称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

剧中除了杨七郎的饰演者祝延平,几乎没有其他太著名的演员。但无论是威风凛凛的杨令公,还是坚强慈爱的佘太君,乃至辽国母仪天下的萧太后,个个都演的非常出色,不次于国内的一线老演员。

这些演员虽然都不是电影学院出来的,但都是山西各地剧团的台柱子,有扎实的晋剧,话剧表演功底,所以拿捏起剧中的角色来,显得举重若轻。看过之后,我们会发现,年版的电视剧《杨家将》,剧中角色个个就像从书中走出来一般。

故事完全按照书中所写的《杨家将》铺开,宋太宗兵困幽州,杨大郎假扮宋太宗,杨二郎假扮八贤王,其他杨家儿郎扈从,去和辽国谈判,为宋太宗逃走赢得时间。可是杨家儿郎却被困在乱军之中,老大老二老三战死,老四老八被俘,杨五郎出家五台山,只有杨六郎和杨七郎突出重围。

老父杨继业站在太行山之巅,等待八个儿子回来,结果却只等来两个,禁不住老泪纵横。

佘太君听闻宋军班师回朝,为丈夫和儿子们摆下两桌酒席,不料杨家门前,只回来孤零零的父子三人。杨继业随口对妻子胡诌,说其他儿子都在边关守备,杨六郎强忍悲痛附和,杨七郎却是个直性子,哽咽回屋。杨继业和杨六郎也无心就宴,空留下一个母亲佘太君,对着两桌酒席,猜到了儿子们凶多吉少,呜咽流涕。

这样凄惨的场面,只是个预演。之后,佘太君将一次又一次面对这样的局面,不仅丈夫和儿子都死光了,连孙子都一个不剩,连在辽国做驸马的杨八郎和出家的杨五郎也殉国了。杨家祠堂里,每打一次仗,就要添新牌位,偌大一个天波府,只剩下一群女人。

然而边关的仗总也打不完,最后,佘太君以百岁高龄,率领杨门女将出征。故事在那首凄壮的背景音乐中结束,只留下老杨洪带着一个杨文广,守在天波杨府。

为了国家,牺牲了杨家儿郎的生命和青春;为了民族,牺牲了杨家儿女的情和爱。

故事中另外一条主线,就是宋朝奸臣对杨家将的陷害。前有潘仁美,后有王强,这些奸臣总是要不遗余力地置杨家于死地。

然而这只是表面想象,奸臣只是皇帝的白手套,潘仁美和王强之所以对杨家下手,背后是宋朝皇帝的丑恶用心------对武将的时刻防备。

我父亲久读杨家演义故事,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用人向左,不用人靠右。”形容北宋朝廷对杨家将的态度。天下本是将军定,不准将军享太平-------每当天下太平,皇帝奸臣就要打击消灭杨家将,每当边关告急,皇帝又急吼吼地求杨家赶紧挂帅出兵。

年版《杨家将》,把这些丑恶的历史现象,展现的一览无遗。

而今,技术进步了,经常会有新的《杨家将》翻拍出来,但不是比颜值,就是炫特技,再也拍不出老版《杨家将》的那种雄武悲壮,现实接地气的感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