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打金枝》闹宫丁果仙
丁果仙(-),女,河北束鹿县人。小名果子,4岁被卖与太原丁家,7岁拜师学中路梆子旦角,改工须生,13岁正式登台,成为中路梆子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坤角须生。十五六岁时,在太原和晋中一带农村就享有盛名,故而观众赠她艺名为“果子红”。当时名伶迭出,流派纷呈,丁果仙能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丁果仙新颖的唱腔,不露女相的表演,深受观众的欢迎,博得“男的不如女的,盖天红不如果子红”的赞誉。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她灌制了《芦花》、《空城计》、《拾金》等唱片,人称“山西梆子须生大王”,成为晋剧史上“丁派”表演艺术的创始人。
丁果仙代表剧目有《卖画劈门》(饰白茂林)、《八件衣》饰杨知县)、《空城计》(饰诸葛亮)等。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蝴蝶杯》中扮田云山,获演员一等奖。年参加戏曲影片《打金枝》的拍摄,饰演唐代宗,不但完成晋剧发展史上第一部影片,并享晋剧“丁、牛、郭、冀”四大名牌演员魁首之誉。丁果仙以自己的勤奋实践和大胆创新,使中路梆子须生的表演艺术向前推进一步。
《闹宫》,又名《诉宫》,是晋剧传统剧目《打金枝》中的一折。汾阳王郭子仪庆寿,驸马郭暧因妻升平公主恃势未至,而怒打金枝。金枝被打气极,入宫,向父王、母后哭诉委屈,夸大事实,搬弄是非,逼求父王治罪于郭暧。唐代宗、沈后问明原委,明察事理,同斥公主无理。金枝仍娇纵纠缠,代宗假意应允杀郭暧为女儿消气。金枝方悟杀了郭暧,她将沦为少年寡居,只得以少年夫妻争吵是玩耍为由,再向父王求情宽恕郭暧。
《打金枝》一剧二百余年历演不衰,经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铸成晋剧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在山西、内蒙、河北等地广大群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剧又因小生、小旦、青衣、须生、花脸、老旦、小丑等行当齐全,且唱工做工并重,加之服装场面讲究和气氛喜庆,历来为衡量班社演员阵容、行头好坏之必演剧目之一,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折子戏《闹宫》是须生、青衣的唱工和小旦的做工戏。丁果仙扮唐代宗上场唱四股眼,上句“孤坐江山非容易”,以舒展平稳的音调,唱出了中唐时代歌舞升平的景象,又抒发了对先祖创业艰难之崇敬。沈后(牛桂英饰)接着唱“回想起安禄山起反意”,可谓夫唱妇随,很自然地以演唱来叙事。而“先帝爷念皇兄功劳无比”,不但“在凌烟阁上把名题”,并且“钦封他汾阳王人称千岁”,在代宗与沈后的对唱中交代了李唐王朝在危难中郭子仪曾力挽狂澜、功勋卓著。郭子仪乃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元勋,历代君王对郭家也恩宠有加,郭子仪八子七婿皆朝廷重官,郭暧还招为驸马,这样便形成皇室与郭氏家庭这种君臣、姻亲的密切关系。丁果仙唱得非常真切动情,为后面处理郭暧“打金枝”犯下灭门之罪而得赦免埋下伏笔。因此,通过代宗与沈后的演唱,提及今日是老亲翁郭子仪花甲寿诞期,代宗已赠送了寿幛和寿礼,本想过府拜寿去,只因“君拜臣来使不得”,才留在宫中与沈后对弈娱乐。丁果仙在戏中将唐代宗从容闲适、平和大度的帝王气质演绎得人木三分,把金黄色折扇在手,开合摇曳,极富悠然自在的风度。她的唱腔尤富感人魅力,采用“以字行腔”的唱法,灵活自如,明快流畅,刚柔相济,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公主李君蕊哭哭啼啼闯入宫内,向父皇、母后哭诉受到的委屈。代宗与沈后问明原委,才知公主不去给公爹拜寿是因为“君与臣拜乱规矩”。代宗便开导女儿:“恭贺千秋,无关朝政,论起家规,你是人家的儿媳,孝敬椿萱,乃为正理,实实该拜。”公主委屈难申,便撒娇耍赖,夸张地诬告受了郭暧的拳打脚踢,打得她浑身是伤。然而经沈后查验,是一点点伤也没有。代宗生气地指责皇家女儿竟然撒起谎来了,不予理睬。公主见挨打没被同情,便又搬弄是非,说郭暧“竟敢对父王起反意”。代宗初听恼怒郭暧竟敢与皇家争社稷,本要申法纪,“又恐怕冷淡了老臣郭子仪”。审度后以为娇生惯养的金枝女话语不可信,但如此下去仍无法平息女儿的委屈。丁果仙表现代宗的心理活动层次分明、细致入微,通过舒缓幽婉的唱词,将她思前想后的心绪表现出来。代宗佯装愤怒,上殿去斩郭暧,“定为我女消消这口气”。幼稚的金枝拍手称快,却急坏了沈后,赶忙劝解代宗,“休听蠢才一面理”。代宗的假意竟然连沈后也信以为真。丁果仙表演得沉着洒脱,面带微笑,她手拿收拢的折扇,侧身指向沈后点了点,暗示她,以[二性]板式唱道:“孤斩郭暧是假意,倒叫皇儿着了急。”生动细腻地塑造出代宗的豁达明理、风趣幽默的性格。这时,宫人禀报,汾阳王绑子上殿请罪。代宗闻之十分感叹:“好一位老臣郭子仪,年迈功高不自居。”钦佩他忠心耿耿维护皇家的威严,表面上仍然假装要上殿去杀郭暧。这才引起公主的惊恐,急忙拉着父王的袍襟,请求“你骂他打他全在理,千万不要斩首级”。她已醒悟到自己闯了祸,只得以“少年夫妻争吵几句,我们是玩耍哩”表示悔过认错,恳请父王不要杀郭暧。沈后对代宗的意愿也心存疑虑,代宗在下去更衣前,含蓄幽默地以[二性留板]唱:“这件事孤心中自有主意,梓童啊,你们莫要再提。”沈后这才释疑。公主仍不明就里,催促国母跟着一起去求情,同下观众这时已看个明白,由于代宗的豁达大度化解了金枝女闹宫的纠纷,是个欢乐的喜剧结尾。
(郭桄)
[参考书目]
中国戏曲志编辑部编:《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年12月版。
政协山西省委文史资料研究会编:《山西文史资料》第十八辑,太原新华印刷厂,年6月版,国内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