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太秧歌是依靠晋中盆地,以太古、祁县为轴心向四周地区辐射的乡土小戏,是一种民众自编自导的小戏,一般是根据民间故事、遗闻铁事为题材改编的小曲、歌舞、戏曲等形式,曲调优美,旋律平和,深受当地民众的喜欢。关于祁太秧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正统到崇祯年间,当时俗曲已经广泛传播,在都市和乡村间到处可以听到这种旋律优美的曲子,这些曲子大都是反映民间生活的,据《顾曲杂言》资料上记载:嘉靖、隆庆年间,“乃兴《闹五更》、《哭皇天》、《粉红莲》……”曲,与祁太秧歌小曲内容相似,名字相同。
可见明代民间小曲与晋中小曲同时都在广泛流行。清朝雍正时期安徽“小歌舞”传入晋中后,祁太秧歌才渐渐地初露端倪。据资料记载,康熙年间,祁县经济繁荣,民间文艺也比较活跃,走村串乡的艺人来往不断,凤阳花鼓艺人来到祁县学唱流行的秧歌,以谋生计。凤阳花鼓艺人每到一处,先打鼓敲锣引来观众,然后开始演唱“凤阳歌”、“满江红”等小曲,接着表演歌舞节目“踏歌”或者唱些北方流行的秧歌曲调,晋中人们从中得到启发,逐渐发展成了踩街秧歌队。这种歌中带舞,歌舞结合的方式,是祁太秧歌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
民国后,晋剧艺人开始和秧歌艺人相互合作,改编创作过很多优秀的秧歌戏。晋剧和秧歌开始同台搭戏,同台演出,晋剧在表演、舞台、化妆、服装等方面,对秧歌的影响很深,对提高秧歌艺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祁太秧歌的演出剧目,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逼婚记》、《西厢记》、《王老虎抢亲》、《当板箱》、《卖高底》、《卖豆腐》、《绣花灯》、《新打花鼓》、《缉草帽》、《做小衫衫》、《十家排》、《送樱桃》等。抗战期间,这种秧歌被称为“晋中秧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改称为“祁太秧歌”。
改革开放以来,衣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渴望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祁太秧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娱乐形式的多样化,祁太秧歌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祁太秧歌正在面临着专业演员急剧锐减,观众也日渐减少,演出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经费不足,剧目老化等危机。因此,祁太秧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逐渐走上了复兴之路。在衣闲或者节日时期,常常可以看到祁太秧歌的表演。
上党梆子又名“大戏”、“东府戏”、“上党宫调”等,在山西东南部广为传播,因这一地区在秦汉时期为上党郡,所以被人们称为“上党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作为山西古老的剧种,上党梆子起源于山西省晋城市,与其他梆子不同的是,上党梆子实际上是由昆曲、梆子、罗罗腔、卷戏、皮黄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到18世纪中叶,上党梆子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五种音腔的成熟曲艺。成丰年间到抗日战争之前是上党梯子的鼎盛时期,后来由于战乱等因素,上党梆子逐渐没落。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上党梯子才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年,正式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有时也用曲牌体。其中板式中运用最多和最具特色的是大板和四六,除此之外还有中匹六、垛板、滚腔、散板等板式;曲牌体唱腔有靠山吼、一串铃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调,男腔使用假音。伴奏乐器主要是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和委婉的弦乐。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锣、大鼓;而弦乐以巨琴、二把和呼胡“三大件”为主要伴奏乐器。
据资料记载,目前知道的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七百多出,其中大多数是梆子戏,剩下的是皮黄戏、昆曲、罗罗腔戏和卷戏,数量很少,有一百多出。上党梆子的音乐主要从民间音乐中吸收过来的。影响较深的代表性剧目有《双包计》、《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雁门关》、《闯幽州》、《白毛女》、《巧缘案》、《夺秋魁》、《三关排宴》、《天波楼》、《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董家岭》等,这些剧目中有一些是上党梯子独有的剧目。梯子的角色行当齐全,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之间都以“三把”为基本功,其表现手法粗线条、简练明快、直出直入。
行当之间最具特色的是须生,其次是青衣,净角和武小生。行当演员演出时昂首挺胸,给人一种稳健有力的感觉。上党梆子的脸谱用红、白、黑三色勾脸,也用黑白相间的灰色、红白相间的粉红色和红黑相间的紫色。旦角有种叫做“破面”的化妆,即用白粉在剧中扮演反派的演员右眼睑上横划一笔,颇有元杂剧的遗风,也是最具特色的。脸谱的画法一般采用对比鲜明的手段,线条粗犷。服装讲究大红大绿,五彩上头,后来增加了水袖,使舞台表演变得更加美轮美奂,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