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美是什么样子呢?中今中外的标准虽有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
比如头部饰羽为美的习俗,由来已久。
远古的人类靠狩猎和采集为生,出于爱美之心,喜爱将鸟类五彩斑斓羽毛插在头上。不仅作为炫耀狩猎战利品的方式,也是对美的追求。
一般部落首领的饰羽最为漂亮,在一些保留原始风俗的部落,仍可以看到。比如西部片中常见的印地安酋长,总是头戴插冠状的羽毛。
汉字中“美”这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化字,几千年来基本未变,就和这种审美观有着紧密联系。
甲骨文专家许进雄先生在《文字小解》说:“美”字的甲骨文,其实就是头上插着一层层羽毛饰品的一个人——在古人心中,大抵就是神仙似的美人了。
而汉字甲骨文“皇”的第一笔,一撇就是简笔画的羽毛,后来才变成了冠冕上的垂珠。
在连环画《西游记》的插图中,以及电视剧花果山的美猴王,头上也有漂亮的雉翎,显得威风凛凛。
以头插饰羽为美的习俗,今天我们依然能在戏剧舞台上看到。
在我国传统戏曲中,如京戏,川戏,晋剧,婺剧,豫剧等很多剧种,都有翎子功的表演。一般戏曲中的英雄豪杰式人物,为以表示其为武将,或官职较高的将领,都会头插较短,俗称野鸡翎子的雉羽,而且相关的动作并不多。
尽管其他行当中也有插翎子的,一般也只摆几个造型而已。
只有年轻帅气的武将,方配得上有超长的翎子:如穆桂英、刘金定、樊梨花等飒爽英姿的武旦,吕布、周瑜等英俊潇洒的武生,他们的头盔和冠带上,才会插有一对长长的漂亮雉尾,以展示出他们英气逼人的阳刚之美。
这种翎子一般有一米到一米五长,甚至可达到两米。因自然界的野鸡尾羽不可能长这么长。所以舞台上雉尾,一般用胶水和特殊的工具将多根羽毛嫁接起而成。
传统戏曲为塑造气场强大的人物形象,除了通过装饰美化的作用,还通过舞动翎羽,配以许多身段优美的动作,借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心情,称为“翎子功”或“耍翎子”,包括抖翎、摇翎、弯翎等动作,大大丰富了表演的内容。
四川方言中的“颤翎子”和“挽个花子”,原是指翎子功的一种动作程式名称。
先说“颤翎子”,乃翎动人不动。
不同于手折翎尾,或摇头晃脑,“颤翎子”时演员全身不动,只见翎子微微颤动。此动作要求技巧颇高,主要表现人物志得意满或恐惧愤怒,又怕为人发现,强忍不住而情绪外泄的状态。
川戏《河梁会》中周瑜设伏诛杀刘备,不料发现其身后由关云长护卫功亏一篑,大吃一惊跌坐下,气得浑身发抖只见头上雉尾起伏摇曳不定,令人叫绝。
曾有人出重金请教老艺人表演此情节秘诀,被告知回去穿靴,只用前脚掌着地,踮起脚后跟,只半边屁股轻轻坐在椅子上,多加练习掌握好平衡,就成了。
此法虽说来简单,然而台上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知发现这诀窍前辈,不知在台下练了多少遍才得成。
如传统剧《凤仪庭》中的吕布,面对貂蝉也有精彩的翎子功展示,如凤凰点头,二龙戏珠,苏秦背剑,蝴蝶穿花,卧云望月等二十多种翎子动作程式,演绎其耍帅显酷的心态。
四川方言中“颤翎子”,是骂人喜欢炫耀显摆,爱出风头的话,正是由此而来的。
而川剧翎子功的“搬翎子”动作,则是以食指勾住翎子滑向翎稍,然后食指和中指合并为剑挽个花子,再将翎稍指向目标,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而四川方言中的“挽花子”或“展个花子”,即由其中挽翎的动作而来,只不过变成了无中生有,找个借口的意思了。
如两人见面,甲邀乙去喝酒,乙说约了女友见面,甲便打趣他:“哎哥子,你不要跟我挽花子哈!”结果乙是和丙去钓鱼,见面说:甲喊我去吃酒,好不容易展了个花子才跑脱来的!”
和川戏有关的俗语还有“幺不到台”,也是由戏曲表演而来,本意是观众盛情难却,演员多次谢幕,演变为没完没了的意思了。
其实,若说翎子功,川戏、京戏都并非最厉害,应数浙江金华的小剧种骛剧。
其名为“桃花霸”的婺剧翎子功,记录有一百多套动作。而今除了留下的影像资料外,由于后继无人大多几近失传。
婺剧《小宴》包括绝活“立翎子”,水蛇过江,金蛇绕梁,燕子衔泥,将吕布那颗骚动的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了。#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