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舞台上的三国戏是倍受人们欢迎的戏曲经典。《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收姜维》《诸葛亮吊孝》《龙凤呈祥》《古城会》《芦花荡》《取北原》……,数不胜数。可称为舞台上的三国系列。
晋剧舞台上的诸葛亮是晋剧古装戏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一位古代政治家、军事家。这位摇着羽毛扇,运筹与帷幄之中,决胜与千里之外的蜀国丞相,是戏曲舞台上许多剧种竞相歌颂的神仙般的传奇人物。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在历史长河中的深远影响和遍布民间的三国传奇故事分不开。纵观两千年以来的中华历史,从民间传说到文字记载以及舞台上的传统剧目,在三国众多英雄中,最深入人心、歌颂的最多的是关羽关云长的义薄云天和忠义神勇,宣扬的最多的是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和他一生追随刘备为蜀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朽功勋。
晋剧舞台上的诸葛亮是几代晋剧艺术家们精心打造的舞台形象。晋剧中的诸葛亮,以沉稳中的睿智,悠雅中的精细为人物特点,强调他巧于用兵和善于用将的盖世才智,讴歌他遇事不惊,善于排兵布阵又惯于取胜的足智多谋。在晋剧诸葛亮的戏中,唱腔设计强调了一个“稳”字,强调他行兵布阵中的胸有成竹,强调他临危不乱和波澜不惊。“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虽然这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歌颂周公瑾的一句名句,但我认为这句话送给诸葛亮更为贴切。
晋剧《空城计》中的“猛想起在卧龙修真养性……”和“正在城楼观山景……”两段唱腔以及《收姜维》中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和“一枝将令往下传……”等经典唱段就集中体现和颂扬了诸葛亮的这种气度与风格。
我注意到,晋剧的三国戏中,诸葛亮的唱腔中很少用花哨的花腔,多以晋剧唱腔中的(介板)(平板)(夹板)(二性)(剁板)(流板)等普通的乱弹板式来塑造人物。看似普通的唱腔,却让人们在悠雅中领悟诸葛丞相的足智多谋。在看似平淡的抑扬顿挫中欣赏晋剧音乐的至臻致美。
晋剧丁派名家孙红丽善于用庸容大气的丁派声腔来塑造诸葛亮大智大慧的形象,善于用浓郁的丁派声韵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情感人,以韵迷人。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用味醇韵美的晋剧音乐把精彩的历史故事讲述给人们,让人们通过戏曲艺术来咏读历史,让人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享受醇美的晋剧旋律。
▲晋剧丁派须生名家孙红丽
晋剧《收姜维》《诸葛亮吊孝》是年前后,由山西省晋剧院孙红丽从河南越调移植过来的两个三国名剧。这两个戏,在遵循晋剧传统板腔和传统音韵的基础上注意吸收越调申凤梅大师的表演风格,让传统的晋剧释放出了新的气息。
《诸葛亮吊孝》的故事,说的是诸葛亮为了吴蜀联盟共敌曹魏,在东吴周瑜周都督去世后,不顾个人安危,过江东吊孝以谋求吴蜀两国再度联盟的故事。
东吴大都督周瑜,才智超群,但肚量狭小。他既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又想加害诸葛亮。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当诸葛亮趁乱用计夺取了南郡、襄阳等地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但又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
周瑜气死,东吴举国悲痛,周夫人小乔切齿痛恨诸葛亮。诸葛亮来吊孝,东吴并不买账,认为诸葛亮假充善人,在灵堂布下伏兵欲害孔明。
《诸葛亮吊孝》的故事,表现的是诸葛亮顾全大局和希望孙刘再度合作的愿望和意向,表现的是诸葛孔明和周瑜周公瑾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诸葛亮和周瑜有过“火烧赤壁”的共同战绩。有过俩位军事家不谋而合的默契。这里有俩位能人相互间的内心佩服,更有俩位能人之间的相互忌惮。所以东吴军表面和气,暗里却痛恨蜀汉借荆州不还和蜀军势力的逐渐壮大。所以东吴趁诸葛亮过江来吊孝之机欲加害孔明。因此,诸葛亮江东吊孝就像去虎口里打尖,钢丝上翻筋斗,悬了又悬险了又险。这一场吊孝,能化险为夷,凭的是诸葛亮的不烂之舌,凭的是诸葛先生争取孙刘联合的一腔真诚。当然,赵子龙的高度警惕和步步紧跟,鲁肃鲁子敬的仁厚和时刻提醒。使小乔们难有下手的机会。
最精彩的还是晋剧《吊孝》一场戏中诸葛孔明的几段感人肺腑的唱段和诸葛亮跪在地上祭酒三爵后声泪俱下的一篇祭文。这篇祭文抑扬顿挫,字字真诚,满怀深情,胜过精彩的唱腔,让东吴众将均受感动,让一场刀峰化险为夷。
《吊孝》一场戏中的唱腔设计均以传统的唱腔板式为主。
“随大夫来到灵堂门前,
见此景不由我暗自心伤……”
这段唱是以(突辘子二性)为起板。描述诸葛亮进灵堂后看见的反常现象,顿时引起警觉,并暗嘱赵云做好提防。
“灵前故友祭忠魂……”一段采用了(七锤子夹板)起板转唱(二性)的手法,衔接新颖,非常好听。
而最感人的是以下这段诸葛亮头戴孝巾跪在周都督灵前的一大板唱腔。这段唱悲悲哀哀如泣如诉,几句(滚白)、一板乱弹,竟把满腔仇恨寻机摔杯子的小乔也哭乱了阵脚。
“周贤弟、贤弟呀……!
哭了一声都督英贤……,
我叫了一声周都督,
贤…贤…贤弟呀……!
实指望你我二人同心携手共图大事,
不料想在曹操猖獗之时,
我的贤弟你、你……你就逝去了……”!
这几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滚白),让小乔没了主意引起满堂悲声。
接下来是唢呐领奏的一曲悲壮凄沥的(新编苦相思),接着是如泣如诉悲痛万分的(四股眼):
“孔明我三献爵,躬身叩拜,
周贤弟呀!
想起了前情事痛在心头。
自从咱孙刘结盟同心携手,
破曹兵保东吴振兴荆州……”。
这一段唱是《吊孝》一场戏中最精彩的部分,这四句是善于叙述抒情的平板板式,孙红丽把它处理的委委婉婉不同寻常、凄凄哀哀令人动容。
《吊孝》中诸葛亮的几个唱段大都是传统的板式,但通过表演者的声情并茂、过人的声腔功力,迷人的韵味,感人肺腑的演唱打动了人心。
晋剧中的三国戏可谓折折精彩,可称为倍受人们欢迎的史诗般的经典。孙红丽的三国戏尤其多,且多为拿手。
我看过已故晋剧老艺术家马秋仙的《空城计》《取北原》《哭灵堂》,看过马玉楼的《捉放曹》,看过马玉楼、刘宝俊、闫惠珍的《空城计》,而须生大王丁果仙大师的《空城计》只是在广播和现在的网络音频里听过。这些艺术大师们演绎的三国戏和她们塑造的诸葛亮形象都是不可复制的经典,至今依然被人们所喜欢。
时代在发展,晋剧也在发展,晋剧的精典在传承。晋剧舞台上的诸葛亮形象也将更加灿烂。
张同亮
作于年3月7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